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ID:3805373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_第1页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_第2页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_第3页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作者:肖凤玲单位:新邵县妇幼保健院,湖南新邵【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两组孕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两组第一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第二胎分娩新生儿窒息率阴道产组显著高于剖宫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

2、率。【关键词】双胎妊娠;阴道分娩;剖宫产;新生儿窒息近年来由于现代助孕技术及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使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增高。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围生儿病死率也高,有研究表明,双胎妊娠围生儿病死率比单胎妊娠高3倍~7倍[1],因此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尤为重要。我们对84例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双胎妊娠分娩产妇84例,年龄21岁~36岁,平均年龄(25.6±4.7)岁,孕周

3、30周~41周,平均孕周(36.2±6.1)周,其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50例,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者36例(妊高征9例,胎膜早破4例,第一胎儿为臀位8例,前置胎盘5例,胎儿窘迫3例,内科合并症3例,脐绕颈4例)。1.2方法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31例(占36.9%),剖宫产组53例(占63.1%),剖宫产指征为有妊高征9例,胎膜早破4例,第一胎儿为臀位8例,前置胎盘5例,胎儿窘迫3例,内科合并症3例,脐绕颈4例,瘢痕子宫4例,高龄产妇2例,珍贵儿11例(除双胎妊娠外,无其他明显妊娠高危因素,孕妇及家属为确保母婴平安要求行

4、剖宫产)。详细记录每例产妇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比较见表1。分娩方式与分娩孕周无明显关系(P>0.05),剖宫产组的新生儿体重≥2500g者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分娩方式与孕周、新生儿体重的关系(略)2.2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见表2。第一胎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第二胎新生儿窒息

5、率阴道分娩组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略)3讨论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应根据孕妇的健康状况、过去分娩史、孕周、胎儿大小及胎位综合判定,最重要的是如何降低围生儿的窒息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医学界对于头/非头及臀/头或非头先露者的分娩方式存在较大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如果第一胎是头位则可考虑从阴道分娩,若第一胎为非头位则以剖宫产为宜;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一胎儿或第二胎儿非头位经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病死率明显增高,故认为除两胎均为头位外其他胎位都应剖宫产[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分娩方

6、式与孕周无明显关系,而胎儿体重增大,剖宫产增多,本资料剖宫产率为63.1%,说明较大胎儿剖宫产相对安全,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两组第一胎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明显差别,然而第二胎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组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其原因可能有[3]:阴道分娩的第一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胎盘血流量减少,导致第二胎儿缺氧,引起出生时窒息;第二胎先露不正发生率较高,阴

7、道助产也增加新生儿窒息率,而剖宫产术中娩出第二个胎儿方式简单,时间较短,从而减少了新生儿窒息。因此,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当第一个胎儿娩出后,要注意保持第二个胎儿为纵产式,继续进行胎儿监护,若宫缩乏力,给静脉滴注缩宫素,行人工破膜,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在宫底给予适当的腹压,帮助胎先露衔接,如果是足先露应及时娩出双足,行臀牵引术娩出胎儿,可缩短第二个胎儿娩出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参考文献】[1]陈超.多胎妊娠新生儿的临床问题及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2):8082.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上册)[

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0435.

[3]陈少香.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6):732733.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