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相关介绍

安岳石刻相关介绍

ID:38055207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安岳石刻相关介绍_第1页
安岳石刻相关介绍_第2页
安岳石刻相关介绍_第3页
安岳石刻相关介绍_第4页
安岳石刻相关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岳石刻相关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岳石刻“多、特、精、美,稀、奇、古、怪”,始于南北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居于“上承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现存的摩岩石刻造像230余处、10万余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其摩崖石刻造像题材内容丰富,规模恢弘,艺术精湛,雕刻鬼斧神工,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历史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圆觉洞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金花村云居山上,距县城东南1公里,省道206线直达景区。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北宋,因有北宋时期开凿石洞雕刻十二圆觉而得名,是集石刻文化、自然景观、

2、科普教育、游客接待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旅游区。  云居山顶,岩石环绕,主要景点有陈抟墓、秦九韶纪念馆、圆觉洞石刻、教中寺、真相寺古建筑等。圆觉洞石刻造像集中于西山峭壁之南、北岩,造像区域长186米,现有摩崖龛窟103个,大小造像1933躯,碑刻题记25处,唐代浮图1座。圆觉洞摩崖造像题材主要以禅宗为主,次为密宗和释道同龛像。石刻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薄衣贴体,裙带飞扬,大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神韵。  景区内石刻艺术扣人心弦,北岩的石刻造像,题材以观音、释迦牟尼为主,其特点是开大窟造大像。以“西方三圣”最为壮观,分别刻

3、造于三大龛中。三像高均在7米左右,面目俊俏,体姿放逸,比例协调,装饰繁华。正中为阿弥陀佛(图三),满头螺髻,身披袈裟,手着法指,神态威严,大有佛法无边,威德慑众的佛教鼻祖风度。左为观音菩萨,头戴花冠,身披璎珞,左手提净瓶,右手拈柳枝,赤足踏莲花,大有悲天悯人之态。右为莲花手观音(图四),面容慈祥,神态自如,大有唯我独具慧光普照一切之感。打破了中国早期石窟造像中佛、菩萨一律端庄、严肃,正襟危坐的造像仪轨,使他们走出了虚幻的殿堂,佛和菩萨世俗化、人性化,把石刻艺术推向了顶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艺术效果。  三大龛的左右壁上的石刻飞天(图六

4、),凭借临风飞舞的彩带,营造出“轻盈慢妙,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意境。北岩的天尊龛内,主像天尊气宇轩昂,具有修真度世之范,丰厚高贵,颇显教主之仪,这是研究盛唐道教珍贵的实物。  南岩的五代造像题材多达27种,首次出现了“十六罗汉”、  “毗沙门天王”(图七)、“地狱经变龛”(图八)、“地藏菩萨与十王变”等新内容。其造像小巧玲珑,神情潇洒,衣饰简练,衣纹细密,薄衣似帛,既带有唐代的丰厚、典雅,又具有宋代的俊美、华丽。明王龛,千手观音龛,地藏菩萨、十王变龛、罗汉龛、北方毗沙门天王龛等,帔巾凸起高出体表,甲片鱼鳞片片可数。这种精致细腻的雕

5、刻手法,是中国民间雕塑民族化的成功表现。景区内绿树环绕其间,自然、人文景观赏心悦目。唐代的舍利塔,古朴庄重。宋代伟大的数学家秦九韶纪念馆建造宏伟,气势雄浑。卧佛院 卧佛院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八庙乡卧佛沟。距安岳县县城北40公里,八庙乡场镇5公里,地处安岳、安居交界处。  卧佛院摩崖造像和刻经年代始于唐开元十一年(723)以前,大规模造像刻经在唐开元年间,从宋代起逐渐衰退。由盛唐高僧玄应及以后的僧俗共同营造。是集石刻文化与自然生态景观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卧佛院在长约一公里的卧佛沟两侧高约20米的崖壁上,存留着大批刻造于唐代、五代

6、、北宋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经,其造像区长达865米,龛窟142个。有石刻造像1613尊,石刻佛经15窟,碑刻、题记、经幢、异兽图像等数十处。摩崖造像以佛教禅宗为主,间有密宗造像,题材多达57种。  造像中的人物、器物、动物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情态万千,神态自然,是中国中期石刻艺术鼎盛时期作品中的佼佼者。景点有:释迦说法图、涅槃经变(卧化)、三身佛、弥勒佛、千佛、千手观音、经幢、石刻佛经等。卧佛院石刻造像尤以构图奇特,立意新颖,雕工精绝的“释迦牟尼涅槃图”(卧化佛)(图一)闻名于世,为我国最大的唐代全身石刻卧佛造像,是中国唯一一处

7、左胁卧的“涅槃图”,是全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全身卧佛像,堪与乐山大佛——世界第一大弥勒坐佛媲美,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整个造像依山取势、精心设计、大胆创新,由三组造像构成,占整个崖面300余平方米。上面一组造像是释加牟尼涅槃前的说法图,中间一组为唐代“释迦牟尼涅槃图”卧佛造像。卧佛面南背北,侧身横卧于岩壁间,全长21.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曲眉丰颐,坦胸露肌,形态端庄。头东脚西,左胁而卧,与佛经“北首右胁卧”、“枕手累双足”相悖,更显独到神秘之势。下边一组造像为佛经变故事。卧佛院有15窟,字数达40余万字

8、的石刻佛经。经文为从右至左直行阴刻楷书或行书,字迹工整,雕工精湛,是典型的唐代书法。其刻工和书法被公认为举世双绝。经文主要有:《佛名经》、《大般涅槃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檀三藏经》、《金光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