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ID:38055687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_第1页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_第2页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_第3页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_第4页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2009-6-1312:08:13104  “原生态”本意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族文化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是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它和历史文物一样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黔东南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使苗侗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保留和传承了独有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以歌舞传承文化,以服饰记载历史,以芦笙渲染生命,以木鼓张扬豪情,将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和原貌

2、的历史遗存巧妙地融合成绚丽多姿、神秘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圈,成为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为进一步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地区丰厚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黔东南文化旅游品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祥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开展保护、利用工作,确立了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州的发展战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民族文化保护、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州原生态民族文化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保护,利用其搞好旅游开发,构建和谐黔东南,促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州建设,值得我们思考。    

3、一、丰富多彩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   黔东南州自然风光奇特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融山、水、洞、林为一体,国家级风景区舞阳河和神奇峻秀的云台山、雷公山、杉木河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主要景区。州内苗族古歌、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族鼓藏节、苗族姊妹节、侗族萨玛节等丰富多彩、享誉国内外,更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   州内丰富独有的一些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开展保护、利用、开发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印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18项,涉及758个

4、保护单位。黔东南被列入的共计16项,涉及7个县,9项为黔东南独有。民间文学类有台江县、黄平县的苗族古歌,施秉县的刻道;民间音乐类有黎平县的侗族大歌,榕江县、黎平县的侗族琵琶歌;民间舞蹈类有:丹寨县的苗族芦笙舞(锦鸡舞)、台江县反排苗族木鼓舞、黎平侗戏;民间美术类有雷山苗绣、剑河苗绣;传统手工技艺类有丹寨县苗族蜡染技艺、雷山县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雷山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雷山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丹寨县皮纸制作技艺、雷山县苗族鼓藏节、台江县苗族姊妹节、榕江县侗族萨玛节。2007年6月9日,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正式出炉,州内又有一批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名列其中。    二、独特

5、的黔东南地理区位   黔东南地处九万大山和武陵山脉连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历为有名的“蛮荒之地”,交通相对闭塞,直至1929年才开始修筑公路,建国前的1949年,黔东南地区仅修成了勉强能通汽车的公路548公里,内河航运为天然航道,也只能通行木船,虽有旧州等机场也只是战时军事使用。但其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至2006年全州森林覆盖率仍达53%。长期交通闭塞、山区与外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隔绝,使区内众多民族文化遗存得到了相对保护。   全州现总面积30302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等33个民族。2006年总人口444.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入口的81.9%,州辖1市15

6、个县,205个乡(镇)。自治州属中国西部“老、少、边、贫”区位,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圈定的开发地区,黔东南依靠贵州腹地,面向西南出海门户广西、广东,邻近柳州、桂林、南宁等旅游热点城市,集中开发可在已形成旅游大气候的林城贵阳、黄果树瀑布至桂林、至湘西张家界、长沙之间形成一点,将其连为一线,联动开发,容易吸引国内外游客,符合大西南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   大交通区位优势为开发民族旅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黔桂、湘黔铁路穿境而过,贵广快速铁路即将动工。贵新、凯麻、凯玉等高速公路及320、32l国道公路、县乡支线公路四通八达,厦蓉高速公路(黔东南段)即将开建,“一环二横四连线”内畅外联的公路建

7、设网正在形成。州境主要河流清水江、都柳江、舞阳河三大河流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年流量225亿立方米,水运便利。已通航的黎平机场,更为黔东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在民族文化遗存相对集中的民族村寨,至今乡村公路仍然不便,相对欠发达的小交通、山区民族村寨与外界的相对隔绝,无形中仍为区内民族文化遗存提供了保护条件。区内通讯、水电、旅馆、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以初具规模,这些都构筑了区域内具备旅游开发的必备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