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的即时互动传播形式

广播电台的即时互动传播形式

ID:38055977

大小:21.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广播电台的即时互动传播形式_第1页
广播电台的即时互动传播形式_第2页
广播电台的即时互动传播形式_第3页
广播电台的即时互动传播形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广播电台的即时互动传播形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热点分析:广播电台的即时互动传播形式广播双向互动传播的初始形式是延时性双向互动传播,主要形式为信件往来。受众在收听完广播节目后将自己的意见、感想和建议等以书信的形式反馈给媒体,媒体根据受众的反馈,经过研究对节目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这只是一种原始的双向互动传播,缺点显而易见,反馈操作过程麻烦、反馈率低、效果传达慢。囿于中国的经济条件所限,这种原始的双向互动传播在广播进入中国以来长期占据主要地位。以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珠江电台在中国最早开通热线直播节目为起点,标志着中国广播的双向互动传播进入即时互动传播时代。随之,全国各家广播媒体纷纷开通热线直播节目,相对于

2、书信式双向互动,热线直播方便操作、即时沟通、参与和互动交流的优势,促成了中国广播形态的大变革,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短信平台的出现1992年12月,英国沃达丰公司通过GSM网络从一台电脑将一条短信传递到一部手机,标志着手机短信的诞生。到2000年,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手机短信业务的相继推出,短信在国内全面兴起,并受到了广泛青睐从而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根据世界GSP协会的统计,2003年世界范围内手机短信总量为5100亿条,其中中国达到1700亿条,占全世界短信量的1/3。仔细分析短信在中国如此火爆的原因,除了中国位于世界第一位的接近3亿的手机用户拥

3、有量以外,不难发现其与中国文化不无关系。首先源起于汉字强大的表意功能,短短70个以内的汉字所能表达的丰富多彩的意义是国人喜欢短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短信作为一种间接的交流方式非常适合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的需要。正如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所言:“短信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呈现爆炸式增长,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沟通方式符合了中国文化、中国民众社会心理的特点。这也是短信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和信息交换量,使手机短信越来越具有了媒体的特征,而被称为“第五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手机短信具有了一些传统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势:1.传播源广泛分散。任何使用手机和互联网

4、的用户都可能成为一条短信的制作者和传播者。2.传播周期短暂及时。依靠现代通讯网络和终端的传递,信息可以瞬时传到大量受众终端。3.传播成本十分低廉。除去无线电频率、通讯网络和终端之外,无需再耗费任何别的资源,单位信息量的传播成本比传统媒体低很多。4.传播方式多样化。信息制作者和传播者可以根据传播需要,任意选择短信的表达方式,只要受众拥有相应功能的终端,即可以解读此类信息。5.传播范围广泛。由于世界各国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标准已经统一,网络漫游业务基本实现,短信业务可以跨国界实现,信息传播可以随用户漫游。6.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信息接收者可以采用不同方

5、式回复信息源,及时方便地参与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致使短信业务的娱乐功能日渐突出。短信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媒体特征,以及所显现的强大优势,立刻引起了苦苦追求跨媒体联姻、以取得持续发展的传统媒体的注意和介入,目标于互动传播的短信平台应运而生。打开收音机,“移动用户请发送短信到××××”、“联通用户请发送短信到××××”成了人们耳濡目染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短信参与成为继热线电话之后兴起的又一种即时互动传播方式。针对短信的特点,娱乐竞猜、交友、信息服务、点歌送祝福、话题讨论等广播媒体原先以热线电话为即时互动传播方式的节目纷纷开通短信平台,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传播方式和

6、传播内容的变革,也开创了媒体新的合作赢利模式,使得即时互动传播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热线电话是一种点对点式的即时互动传播,不能在同一时间面对更多受众,从而使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交流受到了制约。短信平台实现了全景式即时互动传播,可以最大程度地交互传受,用户对节目的反馈和建议可以海量进入传播者的视野,从而使得交流更加充分。就受众而言,通过短信,使受众参与即时互动节目更为快捷和经济,而且,编辑短信的过程相对于热线电话是一个更加深思熟虑的过程,更加间接和含蓄的过程,短信内容因此更为精彩,汉语语言的魅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当自己的短信博得传播者青睐而得以公开传播时,

7、受众会有一种“脱颖而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种感受又促使了更多的受众参与到广播媒体的即时互动之中。受众的注意力从如何艰难而有技巧地打进热线转移到如何使自己所欲传播的内容更加精彩上,这一转变使得广播节目本身由于这些短信内容的播出而变得更加精彩,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了广播节目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就传播者而言,在热线电话时代,为了防止不可控情况的发生,直播间大都装了延时器;而短信正好克服了这个弊端,传播者不仅有了比较宽泛的选择余地,而且可以完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广播节目内容并可以公开传播的短信内容,掌握了更有效的可控性;同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

8、相对于书信和热线电话时代的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反馈报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