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邮刊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初探

当前邮刊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初探

ID:38062299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当前邮刊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初探_第1页
当前邮刊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初探_第2页
当前邮刊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当前邮刊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邮刊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初探224112江苏大丰三圩中学朱天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集邮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许多邮刊在编者、读者、作者的共同呵护下,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邮刊是记录邮学研究成果的载体,是邮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说的一样:“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对婚姻也罢、生活也罢,大都如此”邮刊编者就是城中人,而其他集邮者就是城外的看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集邮者心中都有一个办邮刊的梦想,如果条件允许,创办一份邮刊,既可以展示自己和同好的收藏研究成果,又可以扩

2、大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但邮刊的创办绝非一蹴而就,通常的情况是好事多磨,其中的甘苦只有编者自己知道。制约邮刊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稿源,二是资金。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邮刊就无法进行可持续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稿源的掣肘来源于诸多原因,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应该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邮刊成为人们互通有无、交流信息的工具,人们通常从邮刊上获得相关知识,将自己的收藏所得或疑惑形成文字在邮刊上发表,求得同好的呼应或答疑解惑。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集邮网站的兴起特别是集邮论坛(bbs)的飞速发展,给个人集邮插上了腾飞

3、的翅膀,人们通过扫描仪等输入工具完整清晰地呈现图片,通过论坛的实时发帖交流,第一时间获得同好的意见和建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加迅捷和稳妥,信息量更加丰富。几乎所有的集邮门类都可以寻找到相对应的集邮网站,如综合类的快乐集邮论坛和941集邮论坛、邮史研究类的华邮网论坛、极限集邮类的极限集邮论坛、邮政用品类的邮政用品论坛、文献集邮类的文献集邮论坛等,栏目设置细致合理,可以容纳几百甚至上千人同时上线交流,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一部分热衷于邮文创作的作者将阵地转向互联网,同时享受着信息化带来的快乐,这自然使邮刊的一部分稿源流失。稿

4、源的流失还来源于同质化邮刊的不断涌现,相互之间形成了竞争的局面。如邮史研究类的集邮刊物从久负盛名的《中国邮史》、《中国邮史研究》、《邮海史林》等,新近创办的《延陵邮刊》后来居上,几种刊物的栏目设置及稿件要求大多相当,造成稿源的紧张。极限集邮类除了三巨头《极限集邮者》(现名《中国极限集邮》)、《极限集邮》、《极限邮讯》,还有若干地方性和个人主办的同题材邮刊,如江苏地区就有《无锡极限》、《江苏极限》、《连云港极限》、《极限研究》(方守中、蔡虎平主编各一种)、《苏州极限之友》、《姑苏极限》(郑炜、德清主编各一种)、《极限邮苑》、《徐

5、州极限》、《彭城极限》等二十多种,这些刊物均发表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章,形成了稿件不敷分配的局面。各种民间邮会分会会刊的出版也造成了稿件的分流。如中国邮史研究会各地会员不断增多,许多地区的会员活动频繁,相约成立了江苏金坛分会(2008.11.8)、大连分会(2009.4.19)、浙江分会(2009.9.20)、湖南分会(2010.3.27)、川渝分会(2010.10.30),其中江苏金坛分会出版分会会刊《金沙邮刊》大16开24—32页季刊共7期,浙江分会出版《中国邮史·浙江》2009、2010年16开刊两本,每期106—122页,

6、湖南分会出版《中国邮史·湖南》2011年刊大16开150页。这些分会会刊栏目设置和征稿要求大体与总会会刊《中国邮史》类似,发表了一大批邮史类研究文章,许多在总会会刊投稿的当地邮文作者将投稿首选改为本地分会会刊。《中国邮史》的发行周期由双月刊改为季刊再到2011年地半年刊,一方面是由于精力人手有限,其实与稿源的日渐枯竭不无关系。邮刊的出版从版面编排硬件的购置、邮刊的印刷发行、稿酬的发放,无一不是金钱垒砌而成的结果,没有强大的资金链作为支持,一种刊物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定行而不远。在邮刊发行中如何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成为

7、每个邮刊编者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威胁到邮刊的生死存亡。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解放思想、换位思考,灵活变通方为上策。互联网的兴起,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通过网上互动,邮刊主编更加清晰地展示邮刊的图片,能够吸引一部分潜在的读者和作者,同时,邮刊的栏目设置、写作要求更加具体化、细致化,有利于作者投稿和编读沟通。一些在论坛中引起广泛参与和讨论的帖子,其本身的含金量很高,有着鲜明的独创性和学术性。许多邮刊编者巧妙地把这些讨论的话题变为自己邮刊的文章,就笔者所见,山东《集邮论谭》杂志曾经编辑过许多

8、论坛讨论的热点话题,获得了读者的好评;中国邮史研究会曾在网站上开展“网上秀邮品”活动,然后将其中富有学术性的帖子整理成文在会刊《中国邮史》上发表,楼主的帖子与网友的跟帖一一呈现,原汁原味;《中国集邮报》改版后辟出《网络集邮》专版,所有文章均采自网络,提高了刊物的质量,拉近了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