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内阁制的形成及影响

论明代内阁制的形成及影响

ID:38065474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论明代内阁制的形成及影响_第1页
论明代内阁制的形成及影响_第2页
论明代内阁制的形成及影响_第3页
论明代内阁制的形成及影响_第4页
论明代内阁制的形成及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明代内阁制的形成及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明代内阁制的形成及影响  摘要: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借右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废丞相制度,罢设中书省,权分六部,皇帝自操威柄。但帝王一日万机,集众务于一身,难以处理所有朝政,于是内阁便作为皇帝处理政事的辅佐机构随后建立起来,并对国家政权运行机制的产生起了重大影响。关键词:明代;内阁;形成;影响中国封建时代自秦至明初,一直实行宰相制度。皇帝是封建国家的元首,宰相则是中央政府的首脑。在中国封建政治史中始终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他们在权力分配方面,明争暗斗,相互制约,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于始终。  在明代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为辅助皇帝处理朝政,内阁制逐渐形

2、成。内阁制的建立是封建社会中央行政机构的重大变革,阁臣尤其是到了明朝后期,俨然是宰相,辅佐皇帝,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丞相制度的废除在明代以前,中央政府中一直实行的是宰相制度。君权和相权之间矛盾贯穿于始终,皇帝和宰相,明争暗斗,严重时政府的命令朝立夕改,国家事物无法正常运行。古人教训若干,而离朱元璋最近的教训是元朝。在元朝统治期间,由于皇帝政治智慧和胆识都不足,元朝的皇权孱弱,宰相跋扈,这给朱元璋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他从所阅读的史书中也发现了宰相对皇帝权利的限制。他总结了历史上的宰相制度,他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委政权臣,上下蒙蔽故也。”明初沿

3、用元制,其体制并未逾跃前代而自成一格“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垂、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为曹官”《明史》卷宰辅年表。由此可知,此时的六部是中书省的职能部门,六者之长一尚书,不过是丞相的属员,而中书省则为综理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这一体制与前朝相似昊王无年公元月年“以李善长为中书右相国、徐达为中书左相国”《明史记本未》卷十四。这种设置大约是出于统一海内之需要,以勋臣,名将为相当国是太祖有国之初的特殊考虑。此时之承相,大权独揽、位处皇帝一人之下,百官之上,一切政令及奏章均由中书省呈转颁行国之大政系于垂相一身。明初太

4、祖置相专任而独宠,在这种情况下、权臣擅政之局面自然形戎。左丞相李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非淮西人多为之排挤。李被封为韩国公,朝廷位列第一,岁禄四千石。而浙东地主集团的领袖刘基也是开国功臣,封诚意伯,岁禄二百四十石,在朝廷中只担任御史中丞的官职。丞相胡惟庸是李善长推荐。惟庸“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①《明史》卷308,《胡惟庸传》。。朱元璋是个权力欲极强的皇帝,凡事都要自己作主。李、胡权尊势隆,如此骄横,竟敢“生杀黜陟,不奏径行”,这是朱元璋不能容忍的。于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断然下令以擅权

5、枉法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并“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皇帝亲理不机,“自操威柄”② 《明史》卷72,职官一。为说服臣民,于是太祖训云“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承相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令罢皿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庭总之”。太祖的此番说辞似乎堂皇,但并非废相的初衷。因胡惟庸的擅权放肆进而谋逆犯上,明太祖已对大权独揽的垂相制度深恶痛绝,在罢相废制的十五年后即洪武二十八年,犹告诫臣下“联罢承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庭,嗣君不许复立垂相,臣下以请者、置

6、重典”《明史·太祖传》。这条硬规矩一定,太祖之后确也无人再言及置相一事。于是自秦以来延续了一千五百余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朱元璋在晚年还敕谕群臣“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③。《明通鉴》卷6。二、内阁制的形成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权空前膨胀。但是,朱元璋在充分享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同时,对“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一百六十,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太祖洪武实录》卷165④的处理,深感力不从心,遂念及“论思密勿,不可无人”,⑤《太祖洪武实录》卷163。便于洪武十三年年九月设置四辅官。四辅官的地位仅列于公、候、都督之下,属三品大员,其

7、职权是“论道经邦,理阴阳,顺四时”,“永惟求治,以安寰宇”。由于四辅官“皆老儒”,“淳朴无他长”,⑦《明史·安然传》很难起到多大作用,因此,设立不满两年,便在洪武十五年年罢去。四辅官设置的时间尽管短暂,但它是朱元璋在废相后改制的一种尝试,与以后内阁制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朱元璋在罢除四辅官之后仍感到有诸多不便,因为“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⑧《太祖洪武实录》卷163。又于洪武十五年年十一月,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⑨《明史·职官志》以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呐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沉为东阁

8、大学士。⑩谈迁《国榷》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