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观察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观察

ID:38066425

大小:23.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2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观察_第1页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观察_第2页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观察_第3页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观察_第4页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 录引言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方法2结果  2.1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2.2 两组病人病情改善情况比较3讨论  3.1 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的病情转归的影响及作用  3.2心理护理   3.2.1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2.2创造良好、舒适、幽雅的病房环境   3.2.3根据病人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鼓励性的心理暗示   3.2.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遵照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   3.2.5开展健康讲座  3.3心理护理后的效果4结论参考文献致谢词 引

2、言高血压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病,在美国,其患病人数超过5000万,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患病人数占全国的11.8%,全国大约有9000万高血压的病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近200万例,其中60%与高血压有关。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高达150万。美国Framingllam心脏研究显示:55岁时血压正常者发生高血压的终身危险为90%[1]。由于病人对高血压的危害及治疗的担心,而出现感情脆弱,易伤感。所以当病人因血压高而入院时,对病情估计较悲观,心理情绪紧张,血压稍有波动都很在意,如处理不当则引起恐惧

3、、焦虑、多疑等不良表现[2]。情绪不稳定,对病情悲观,心理负担重,病人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关心、重视。药物依赖,随意增减药量,或者只服口服药而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善等。护士要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安慰鼓励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积极配合治疗并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问题分析的目标是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病人有效的承受治疗带来的压力,使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因此,高血压病人虽在药物治疗上很重要,但绝不能忽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和治疗[3]。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64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内科

4、收治的136例高血压病人。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评估病人基本情况,包括身高、年龄、体重、生命体征、职业、自理能力及身体各系统状况。其中,男82例,女54例;年龄最小者31岁,年龄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为51.5岁。诊断标准为选择符合WHO/ISH及我国新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36例病人均符合诊断标准。观察组增加生活习惯,家庭及病人性格、入院后担心的事情等项目,以利更好的心理护理。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方法完全一样,如:适当休息,避免重的体力劳动,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调整睡眠等。 1.2方法

5、 以我院2016年7月-9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0月-1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分别随机选取68例病人。一组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通过专门人员的护理与聊天沟通来进行心理干预;另一组则是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护理。通过两组的比较来进行结果的分析。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评两组病人的心理情况,焦虑自评量表的内容效度系数为0.88,重测信度系数为0.72,抑郁自评量表的奇偶条目分半信度系数为0.92,效度系数为0.84[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

6、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2结果 表1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分组Ⅰ期Ⅱ期Ⅲ期有效无效有效无效有效无效心理干预162244184常规干预10718121110X²4.1374.7944.24  表2 两组病人病情改善情况比较 组别病情明显好转(例)症状减轻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5443.15±2.3912.54±6.2对照组277.23±2.4417.20±10.07X²/t6.6676.4311.941P0.0100.0030..12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

7、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二) 3讨论3.1 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的病情转归的影响及作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的病因有好多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所致的情绪障碍有很大影响,并有密切的关系。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存在以下有碍疾病治疗的负面心理:焦虑恐惧

8、心理、抑郁孤独心理、烦躁不安心理、不在乎、自责内疚的心理等。部分高血压患者缺乏健康常识,忽视遵从医嘱的重要性,往往不按时按量服药,严重阻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给自身的健康埋下了隐患。一些不良行为方式会激活神经内分泌机制,激发交感神经与血小板,导致脂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