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ID:38070952

大小:72.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_第1页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_第2页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_第3页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_第4页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论文2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桂花九年制学校朱改弟摘要:导学案教学让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建构和研究探讨有了抓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四步九环式教学模式的尝试运用,有机将学生的学案与教师的教案相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习风格和心理特征等实际,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构建者,较好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键词:导学案化学教学初探导学案的使用,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预先有知情权、参与权,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打破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机使用导学案,通过现场观摩

2、课堂教学和查阅课改先进校的使用经验,以及近一年的导学案教学实践,初步形成符合我校学情实际的四步九环式初中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一、预习展示本步骤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检查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增强学生课前预习的成就感,同时了解学生预习中的疑难点,为展示后的教师点拨提供准确依据。因此,主要有两个环节:新课导入和自主学习展示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中的两个环节为:1、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打开一瓶可乐饮料。问题:你观察到什么?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3、导入新课:二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与性质对应的用途有哪些?(板书课题、提出学习目标)2、预习展示组织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板书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对生活的影响。生活中引人关注的情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激发本节课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回忆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用途、对生活的影响三方面的成功展示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也给教师反馈了先学的效果。二、探究应用本步骤同样是在学生依据学案课前进行了或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品质和能力,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

4、过程;通过课前的自主合作探究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为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基。本步骤有两个环节:合作探究和尝试应用。例如在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中设计的环节内容为:1、合作探究过渡:你见证过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和水反应吗?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教师演示实验:(1)演示倾倒二氧化碳,组织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2)演示二氧化碳溶于水,向紫色石蕊纸花上分别喷洒水和溶有二氧化碳的水,组织学生猜想使石蕊纸花变色的物质

5、成分,设计验证猜想的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3)问题诱导: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物质为什么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色?演示稀醋酸使石蕊纸花变红,介绍: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碳酸(4)演示烘烤红色石蕊纸花,介绍碳酸分解的反应。2、尝试应用组织学生解决问题,明确解题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02气体性质的实验: (1)王亮同学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缓倒人烧杯中(图甲),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①,②。 (2)李峰同学将收集满C02气体的试管倒

6、插入紫色石蕊试液里(图乙),并轻轻振荡试管。产生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王丽同学轻轻捏丙中胶头滴管(图丙),看到的现象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合作探究环节提供了学生经历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增强实验探究能力。尝试应用环节让学生不仅知道知识的来胧,还知道去脉,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三、链接检测本步骤中会展示近三年中考题中与本节课知识点有关的试题,组织学生解决中考试题,体验中考对新知的考察方式,解除中考的神秘感,消除对中考的焦虑情绪,训练以平常心

7、应对中考。之后还会发放达标检测题,通过学生完成达标检测题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教师则可以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为第四部的小结深化收集到准确客观的信息。因此,本步骤有两个环节:链接中考和达标检测。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中两个环节设计如下:1、中考链接(1)(2015重庆)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2)(2015北京)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8、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2、达标检测(1)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逼人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熊熊燃烧的烈火:她带给富饶的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