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

学校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

ID:3807280

大小:292.0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7-11-24

学校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_第1页
学校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_第2页
学校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_第3页
学校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_第4页
学校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陶勑恒Proftaolh@vip.sina.com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2011.07.1第一部分:校园心理安全概述一、心理安全的意义、目的和层次二、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三、心理安全管理的原则四、心理安全管理的组织与责任2校园心理安全的意义为学校基本教育活动正常、有效进行提供基本的心理保证;预防和避免发生非正常伤害、伤亡事故;在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快速有效地恢复个体与群体心理稳定;心灵的安全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生态环境要素。3校园心理安全管理的目的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与行动机制;培养师生必要的危险意识和正确的认知

2、、态度和应对能力;及时发现与处理校园内发生的个别和群体心理危机,维护校园心理安全。4校园心理安全的行动层次5校园心理安全与危机管理狭义的危机管理危机的早期发现危机发生时的应对广义的危机管理危机的预防文化环境队伍教育……危机的风险与应对校园心理安全是一个广义的危机管理问题6什么是危机?危机(crisis)是指个体所遭遇的外界或内部应激,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目标阻碍或逆遇时,运用通常应对应激的方式或机制仍不能处理时,所出现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7危急的事件与危机突发意外=事件危机=反应是否成为危机,和对事件的赋意密切相关所有危机都由负性生活

3、事件引起,但不是所有负性生活事件都会导致危机产生!8影响校园心理安全的危机及其类型(A)事件来源学生意外事件校园安全维护学生暴力事件与偏差行为教育冲突事件自然灾害学生/教师个人生活事件(恋爱、亲子家庭、生涯…)……9影响校园心理安全的危机及其类型(B)种类个体危机。群体危机/校园公共危机。亚危机:“生-生”、“师-生”以及“亲-子”冲突导致突发性关系障碍或管理混乱/解体。10心理安全管理的七大原则预防与干预相结合社会生态的基本视角以遭遇危机者为本反应灵敏、快速、有效合作的团队行动实事求是,灵活应变内外系统的协调11三级预防的概念三级预防

4、:初级预防:在问题出现之前或最早出现的可能时机,立即介入;次级预防:在特定问题开始恶化(问题扩大化)或变成持久困扰的最早时间点上给予处置;三级预防:问题持续存在,此时介入以降低问题的严重性,与治疗类似。预防胜于治疗,是公共心理卫生和危机管理的基本哲学思考1213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是心理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要针对不同的危机制定相应的预案危机干预预案的基本内容目的应对危机的种类危机可能状况分析应对措施管理机制启动规则危机干预预案中,队伍建设和机制健全十分关键,并且要经常性预演。第二部分:危机与自杀干预举要14个体危机的心理

5、过程对危机干预的意义:共情问题目标问题策略问题结局成功应对回避性度过崩溃15个体危机干预的目标减少在危机状态中的非理性、破坏性认知和不良的情绪轻松应对适应不良帮助危机者找到一个应对的计划、或找到其他机构提供进一步的帮助以避免危机的持续存在16个体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稳定:我能做些什么防止情况变得更糟?减轻:我能做些什么以减轻痛苦?恢复:我能做些什么促使其恢复正常功能?转介:如果需要更多的帮助,我可以转介给谁?17危机干预中的谈话尊重、接纳、共情,开放性提问,建立关系稳定情绪不对幻觉、妄想、看法作解释确定已采用的方法(如药物)保持期望的现实

6、性(不要期望过高)保持一定的职业距离避免单纯安抚评估致死性和其他危险性18紧急/急性心理干预即刻关注此时此刻简短目的是恢复既往功能心理急救宣泄、安抚、确定方向、正常化、保证举例:危机者说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一直没吃饭。可时不时去冰箱取东西,或为自己泡杯茶等,再来接电话。“我在这边等你。”对方若做,就对自己有了控制感。19进入危机现场:群体危机干预组成工作组了解情况评估判断(根据情况紧急程度)确定与实施方案团体干预个别干预评估、完成与后续跟进20团体干预的基本结构建立联结陈述事件分享感受(注意根据危机情况)!完成或包扎(仪式活动的应用)建立

7、新联结个别处理与后续跟进整个干预过程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灵活应对21一些方法介绍与训练放松活动群体联结活动艺术活动的运用哀伤处理仪式化活动的应用22自杀预防与干预23有关对儿童自杀认识的误区[美]Greene六岁以下儿童不会自杀。事实上相反,5~14岁儿童自杀死亡率正在上升。近年来儿童自杀非常罕见。事实上,近十年来儿童的自杀率正在上升。真正的儿童抑郁症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理论有点过时和错误。儿童不可能理解自杀的结局。不管这个观点的对错,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儿童自杀未遂和儿童自杀死亡。儿童不可能成功地完成自杀计划。事实上大量

8、有关儿童自杀的上升数据,说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4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自杀通常是人处在绝望无助状态下一种无效的不可逆的解决问题的选择绝望:觉得自己向着深渊不停坠落,认为事情永远也不会改变,未来会更加痛苦;认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