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1

课题研究方案1

ID:38074532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课题研究方案1_第1页
课题研究方案1_第2页
课题研究方案1_第3页
课题研究方案1_第4页
课题研究方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方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研究方案——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新密市平陌镇牛岭小学2010年9月4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当前,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已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和最基础的教育,是孕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但在素质教育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的今天,因长期的应试教育束缚,在较大程度上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我校响应时代的要求,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

2、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邓小平、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关于创新教育的学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了新时期学校工作的目标,也为我们教育创新、创新教育开展指明了方向。2、叶圣陶先生的“创新”教育观,是我们开展实践研究的源泉,因为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43、当代教育理论对于基础教育目标体系的新认识,是我们开展研究的依据,世界上一些教育发达国家针对不适应新科技革命挑战,忽视培养创造力的传统观念,相继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改革,制定了富有时代性的法规目标,

3、出版了许多论述创新教育的专著、文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且有选择地在自己开展实践活动中参考运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创新教育观与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相结合,与当代的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为构建新时期学科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顺应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探索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系统整理和搜集有关创新教育的论著文件、摘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实践,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2、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主题有序地铺开,努力营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设施、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力争达到“疑难自决,是非自辨,高精自探”的更高目标,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43、通过实践研究活动,在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的同时,使领导与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管理方法、教学风格等不断得以更新,创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努力形成富有时代气息、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五、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重点:如何将创新教育观和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以切实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践研究,以努力适应社会对

5、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研究难点: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怎样来找准、发掘教材或其他可利用的资源、资料中的创新因素,并利用有效的方法、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充分利用现代设施来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选用,并科学地对创新的实效鉴测评估,探索出能体现学校特色,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方法、新途径。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七、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的研究定为两年。从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0月)1、进行文献收集、整理学习;2、课题组组建;3、初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2

6、年1月)1、实验教师的培训;2、实施实验方案进行个案研究,取得中期研究成果。4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4月)根据实验目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查与测试,分析总结,深化研究,撰写研究报告、论文,邀请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成果推广。八、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樊喜灿副组长:郭秋亮成员:韩玉珍冯怀州赵金升张慧玲高东冉康巧红王艺颖王小丽2、学科研究小组语文组长:高东冉成员:全体语文教师数学组长:康巧红成员:全体数学教师英语组长:陈晓红成员:全体英语教师艺术组长:王艺颖成员:全体音乐、美术教师其它组长:魏书银成员:其它科任教师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