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道观园林

宋代的道观园林

ID:38083476

大小:18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宋代的道观园林_第1页
宋代的道观园林_第2页
宋代的道观园林_第3页
资源描述:

《宋代的道观园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宋代道教园林的发展: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前后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道教的发展,对封建社会后期乃至今天的道教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宋代南方盛行天师道,北方盛行全真道,但也有天师道。宋末,南方与北方的天师道逐渐合流。到元代,天师道的各派都归并为正一道,朝廷授张道陵的第三十八代后裔为“正一教主”世居江西龙虎山。正一观是龙虎山的道教宫观,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从此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形成正一、全真两大教派并峙的局面。道士讲究清净简寂,栖息山林有如闲云野鹤,再加上道士们的文人化的素养和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从而掀起了继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次在山野风景地带建

2、置寺观的高潮,客观上无异于对全国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特别是山岳风景名胜区的再度大开发。除了新开发建设的地区之外,过去已开发出来的,如传统的五岳和五镇、道教的洞天福地等,则设施更加完善,区域格局更为明确。因此,宋代以寺观为主体的名山风景区数量之多,在这些风景名胜区内,寺观都要精心地经营园林、庭院绿化和周围的园林化环境。寺观作为风景点和原始型旅游接待场所的作用,比之过去也得以更大地发挥。北宋东京城内及附廓的许多寺观都有各自的园林,其中大多数在节日或一定时期内向市民开放,任人游览。这些寺观的公共活动除宗教法会之外,游园活动也是一项主要内容,因而这些园林多少具有类似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每年新春灯节之

3、后,东京居民出城探春,届时附廓及近郊的一部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均开放任人参观,但开放做多的则是寺观园林,道观如玉仙观,祥祺观,五岳观等。宋太宗在位23年,修建大型宫观8座。太宗的行为,对真宗产生了很大影响。真宗一继位,便带着浓厚的兴趣投身于其父未尽的崇道事业。宋高宗崇道教以固皇位,1147年,建万寿观。绍兴二十年(1150)十月,建三茅宁寿观于七宝山,广殿中峙,修廊外翼,是临安著名御前宫观和旅游景点。二十九年(1159),道士刘能真称夜梦三茅君,又创通元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