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补钾 2010

临床补钾 2010

ID:38095863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临床补钾 2010_第1页
临床补钾 2010_第2页
临床补钾 2010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补钾 20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补钾2010-12-1516:24

2、(分类:默认分类) 大家在生理学上基本都学过一个常识那就是见尿补钾,那今天探讨下当在临床中患者无尿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补钾?现在回顾下钾代谢和基本的补钾常识:一、关于钾的代谢1、消化道内的正常代谢:成人每日摄取钾盐2-4g即能够满足代谢之需。K在食道中不吸收;胃内有少量K穿过胃黏膜细胞;小肠(主要是回肠)吸收摄入K量的90%;其余10%左右随粪便排出体外。K被吸收的可能机制:①肠壁细胞由受体调节的“钠泵”主动转运②直接通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间隙进入③K在空回肠腔侧细胞膜对K几乎不渗透,入血机制是通过细胞旁短路吸收。在各种消化液中,小

3、肠液和血浆K浓度近似,唾液、胃液、胆汁、胰液中K均高于血浆。成年人每日消化液总量为6-7L,正常情况下消化液中的电解质几乎全部重吸收,再加上摄入的电解质,消化道每日约交换K150-200mmol左右(空肠以上部位以排K为主,回肠段以吸收K为主)。消化道内K的正常代谢和K量的稳定是血浆K的起始因素,也是总体钾量、细胞内外K量恒定在一定范围的重要保证。2、钾在消化道内的吸收钾摄入之后不停的被吸收,吸收量与摄入量固然成正相关,但吸收入血的速度应该认为是比较缓和的。有资料证明进食K后数小时当中,血K浓度变化并不大,并未见血K显著增高的现象,这虽然与肾脏进行排K调节有关,其中液可能存在

4、着一种肠道吸收K的缓调节机制,进食后大量消化液分泌也是这种缓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消化液的K浓度经常高于血浆K的浓度就提示着这种调节机制的存在。有时口服补K的剂量虽然比较大,但对病员总是比较安全的,其道理应该也在于此。另一方面从临床观察又发现,胃肠道对K的吸收并非随血K浓度高低调节其吸收量和吸收速度。在低血钾时,消化道总体吸收功能常受影响,因此此时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以直接影响K的吸收;高血钾时,肠道也并未因血钾浓度的增高而对K不予吸收。正常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钾在40-120mmol,变化较大。由于机体对钾的平衡调控较好,血清钾浓度不会改变:当每日摄入钾在15-20mmo

5、l时,经过4-7天后尿排出钾才开始减少,此时体内缺钾已达250mmol左右;当每日摄入钾1-10mmol时,尿钾和粪便排钾虽然有比较明显的减少,但仍较摄入的钾多,这种情况甚至能够持续21天之久。二、关于补钾:1、在应用排钾利尿剂、肾上腺皮质醇类药物、胃肠减压、禁食、腹泻、呕吐等,都可引起钾丢失,应口服钾盐预防低钾。2、大部分低钾血症的病人,血K浓度在3.0-3.5mmol/L之间,这样的血清K浓度一般说来不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口服钾盐即可。(氯化钾:13.3mmol/g枸橼酸钾:8.3mmol/g醋酸钾:6mmol/g)。3、若不能口服或缺钾量很大时,需静脉滴注补钾。需注意:①

6、无尿一般不补钾,除非血钾明显降低(1日无尿血钾上升0.3mmol/L)。②常规静脉补钾方法是氯化钾1.5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若氯化钾浓度过高,因输液时静脉疼痛病人常不能接受;若需增加补钾量又不能大量补液时,可同时加31.5%谷氨酸钾(5.5mmol/g)10-20ml于同一液体中静脉滴入。③补钾速度过快可发生高钾血症,因输入的钾需经过15小时细胞内外才能达到平衡,4小时才能经肾排出,一般补钾速度的限度为40mmol/h;(心脏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凡血钾低于4mmol/L,应再补充高浓度钾溶液,成人可在半小时内滴入氯化钾1.0~1.5g,一般心律失常可以获得纠正。④若遇

7、到缺K所致的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肠麻痹等严重病情,表示体内缺钾程度太重,补钾量应大,速度也应加快,(外周静脉)极限浓度可提高到1%KCl,但必须有心电图监护观察。⑤病情严重,又限制补液时,可以在严密监视下,提高浓度达60mmol/L,此时需选用大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心脏手术)术前、术后大量利尿,往往低血钾比较多见,一般应经深静脉补钾,浓度0.3%~3%不等,依据血钾情况而定。”说到这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问什么要见尿补钾呢 补钾的原则是见尿补钾,一般无尿状态下不补钾,因为组织分解可释放钾离子,升高血钾 那么现在对于无尿并且严重低血钾的病人时候需要补钾呢?答案是肯定的临床上低钾

8、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应该是骨骼肌和呼吸肌麻痹;高钾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跳骤停临床上危重症病人尤其是经过CPR后血压仍不稳定的患者,因为组织缺氧、酸性物质堆积,微循环一般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酸中毒。酸中毒会加重细胞内缺钾,而且要比此时动脉血气分析的数值要低,因此补钾可以考虑从一开始就从较高剂量进行(在严密监测下)补钾速度没有严格的规定。总的原则是:不出现高血钾就行,包括短期内推注钾引起短期内一过性高血钾更不行。要保证这一点,就必须严格监测血电解质普通病员最高20mmol/h的极限,初期第2-3h补钾后血钾下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