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ID:38104786

大小:212.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_第1页
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_第2页
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810泰山医学院学报JOURNALOFTAISHANMEDICALCOLLEGEVoL31No.102010经胸室问隔缺损封堵术黄震吕方启(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中图分类号:R6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1t5{20io)10-0810-03室间隔缺损(ventdculRrseptal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开胸手术,手术方式成熟、手术效果确切,但是对患者创伤较大;介入封堵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存在

2、着外周血管损伤、放射线损伤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病理类型选择较为严格。近年来非体外循环下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eehocardiography,TEE)引导右心室穿刺封堵术治疗VSD在多家心脏中心应用旧q1,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一系列的问题。I室间隔缺损的简介室间隔缺损是指心室的间隔部分因组织缺损而引致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交通,从而引起心室内左向右分流,产生血液动力学紊乱的一种心脏病。VSD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因胚胎期原始室间隔发育不完善所致,常单独存在,或为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变之一。后天性可由急性

3、心肌梗死或外伤所致。本文所指的室间隔缺损及治疗方法均针对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而言。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出生活婴儿的O.2%和先天性心脏病的40%,即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2名患有室间隔缺损的患儿。Roger(1879年)首先报道本病oEisenmenger(1898年)描述了室间隔缺损伴紫绀和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综合征。Mull(1952年)报告用肺动脉环缩术姑息治疗室间隔缺损。LineheiHo(1955年)用交叉循环技术首次完成室间隔缺损修复。Heath和Edwards(1958年)报告了肺动脉高压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

4、分级。Lev(1959年)报告了房室传导系统和室间隔缺损的解剖学关系。Lock”1等最早于1988年应用Rashkind双面伞封堵器成功封堵了肌部室间隔缺损。其后几年又先后应用弹簧圈技术、CadioSEAL双面伞封堵器、1994年Sided纽扣式补片关闭技术关闭肌部VSD和部分膜部VSD获得成功,但均存在输送装置过大、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较高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1998年Thanopu-los和Tofeig【6川等将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和房间隔缺损(ASD)的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改进,用于肌部VSD的封堵;由于膜周部

5、室间隔缺损靠近主动脉瓣和三尖瓣,故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AMVSDO)于1999年才应用于临床。1998年AMIN等首先尝试在超声引导下心脏跳动时通过右室流出道穿刺实施肌部室间隔缺损的封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8’9l。Bacha等¨驯报道一组经右室壁行VSD封堵的临床病例,并且有1例行胸骨下段切口封堵。2室间隔缺损的病理分型从组织学上看,室间隔分为肌部间隔和膜部间隔两部分,在面积上前者占室间隔的绝大部分。以此划分的解剖学结构,肌部室间隔又可分为窦部(流人道部)、肌小梁部和流出道部三部分;由右心室方向看,上述三部分的汇合部

6、由半透明的纤维结构覆盖,即膜部室间隔。以解剖学结构为基础,室间隔缺损可分为以下三型:2.1膜周室间隔缺损最常见,约占室间隔缺损的舳%,特点是缺损的后上缘为三尖瓣瓣环,其余边缘为肌性组织。据缺损累及的范围又可进一步分为膜周流入道、膜周肌小梁和膜周流出道缺损。这类缺损解剖上与传导系统紧邻。缺损全周均为纤维组织的单纯膜部小缺损,亦属此类。作者篱介:黄震(1976一).男.山东滨州人。讲坪。硕士.主要从事心脏外科辖床工作。万方数据泰山医学院学报JOURNALOFTAISHANMEDICALCOU上GEVoL31Nm1020108ll2.2肌部室间

7、隔缺损特点是缺损的边缘均为肌性组织,无纤维组织。按缺损部位分为流人道间隔、肌小梁间隔和流出道间隔缺损三种类型。其病理特点是多发,流人道、肌小梁、流出道均可累及,数目、大小、位置因人而异。室间隔严重发育异常时,常导致肌小梁间隔形成蜂窝状多发性室间隔缺损,临床成为”瑞士奶酪”缺损。2.3动脉干下室间隔缺损特点是缺损的上缘为半月瓣或瓣间纤维延续。缺损大小不一。由于干下缺损的存在,主动脉瓣的右冠窦失去支撑,长期的血流冲击,临床上患者较易合并主动脉瓣叶脱垂甚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要指出的是,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及病理分型至今仍不统一。本文采用此分类,因

8、为此分类使得室间隔缺损与传导系统及心脏瓣膜的关系较清晰,对于外科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3手术指征VSD有自然闭合和缩小的趋势,若无临床症状,心电图及X线检查基本正常,左向右分流的血量小于肺循环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