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学报%&’()*+,&-,.’/01,2)130(4156,第&-,78&)&9184,!卷第$期“四大奇书”命名的文化意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01,2)130(4156,第&-,78&)&9184,!卷第$期“四大奇书”命名的文化意义" />
_四大奇书_命名的文化意义

_四大奇书_命名的文化意义

ID:38116095

大小:180.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_四大奇书_命名的文化意义_第1页
_四大奇书_命名的文化意义_第2页
_四大奇书_命名的文化意义_第3页
_四大奇书_命名的文化意义_第4页
_四大奇书_命名的文化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_四大奇书_命名的文化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学研究!""#年:月第!卷第:期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年$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01,2)130(4156,第&-,78&)&9184,!卷第$期“四大奇书”命名的文化意义王齐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摘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四大奇书”之称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

2、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关键词:四大奇书;经典;价值观念;文化意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0*02$*++.3+"1+""01+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类。《西厢》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四部著名的中国古代长篇通俗小说,从明末开始被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人们称为“四大奇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直李渔提到的“!州先生”指明代后期著名文

3、学到今天,它们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仍然家、“后七子”领袖人物王世贞,他著有《!州山人四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力。不仅这几部小说在书市部稿》,“!州山人”是他的号,学者也称他“!州先上长期畅销不衰,《金瓶梅》甚至成了出版社赚取高生”。他曾把《史记》、《南华》(即《庄子》)、《水浒传》、额利润的工具;而且由它们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也是《西厢记》称为“四大奇书”。而“冯犹龙”则是明朝末个人收视率最高、重复播放时间最长的电视剧。年著名通俗文学家、“三言”作者冯梦龙,“犹龙”是在一般读者心里,所谓奇书,只不过是说这几他的字。他则称《三国演义》、

4、《水浒传》、《西游记》、部书写得有些奇特,比别的书更对读者追新猎奇的《金瓶梅》为“四大奇书”。李渔不赞成王世贞将《史胃口而已。其实,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四大奇书”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称为“四大奇书”,的命名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重要的文化意义。以为它们不是同类著作,不应并称奇书。他赞成冯从现存文献考察,最早将《三国演义》、《水浒梦龙所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传》、《西游记》、《金瓶梅》称之为“四大奇书”的是明梅》为“四大奇书”,因为冯梦龙的四大奇书之目以朝末年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同为通俗文学家的

5、类相从,都是长篇通俗小说,反映了共同的社会文清初著名学者李渔在为《三国演义》作序的时候说:化特点和普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以并称奇昔!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书。记》也,《南华》也,《水浒》与《西厢》也。冯犹龙李渔的看法反映出清朝初年人们对文化分类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的认识和对这四部长篇通俗小说的热爱,冯梦龙的《西游》与《金瓶梅》也。两人之论各异。愚谓书“四大奇书”之名不胫而走,一直流传到现在。而!之奇,当从其类。《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州先生王世贞的“四大奇书”之称却没有被社会普收稿日期:&##"—

6、’#—&#作者简介:王齐洲((%)(—),男,湖北洪湖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和古代小说研究。((*王齐洲“:四大奇书”命名的文化意义遍接受,很少有人把“四大奇书”与《史记》、《庄子》印刷书籍是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懿宗咸通九年(又名《南华经》)联系在一起。(($(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而儒家经典直到后那么,为什么作为明后期文坛领袖的王世贞所唐明宗长兴三年(&#*年)才由冯道奏请由朝廷印称谓的“四大奇书”没有被社会所接受,而作为明末刷,即陆容所说“闻《五经》印版自冯道始”。宋代毕通俗文学家的冯梦龙的“四

7、大奇书”之说反而为后曰发明活字印刷,改进了印刷工艺,印刷成本降低,升世所共称呢?图书印刷呈现出繁荣局面。宋代印刷图书虽然有官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必须首先回答他们为什么府刻本、学校刻本、私家刻本之分,但主体是官府刻要命名“四大奇书”。本,图书品种也以经、史为主。元代的图书印刷则以其实,在明中后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不同于传学校刻本质量最优,而无论官刻、私刻,都“必经中统社会的许多变化。这一变化的社会经济特点是中书省看过下所司乃许刻印”。朝廷对图书出版的控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文化特点是市民文化消制,一方面是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费的

8、急剧升温。关于资本主义萌芽,学术界已经作明社会的文化需求还没有能够完全突破传统文化了颇为充分的讨论,这里不去重复。关于市民文化的限制。直到明成化以前,印刷图书的普及率仍然消费,只要看一看明中后期涌现出来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