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

ID:38120055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3

比较优势原理_第1页
比较优势原理_第2页
比较优势原理_第3页
比较优势原理_第4页
比较优势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优势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绝对优势(AdsoluteAdvantage):一国在生产某种产品上比另一国家有更大的有效性。这是亚当斯密贸易理论基础。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

2、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下的贸易所得:(1)国际交换比价的范围。国际交换比价处于国内交换比价上下限之间。(2)贸易利益的分配决定,由国际交换比价决定。当国际交换比价越接近于一国国内交换比价时,该国获利越小。生产可能性边界线(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简称PPF):表示一国完全使用其所有资源,并利用最优技术,可能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

3、性的经济学特征。通常为两种商品的生产可能性比较。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边际转换率(Marginalrateoftransformation,MRT)一国要多生产一件某种产品而必

4、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这是商品的机会成本的另一种说法,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生产点的斜率给出。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在帕累托最优情况下,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额外一单位某种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它由无差异曲线上消费点斜率决定,并随着一国对该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下降。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IndifferenceCurves):是表示社会福利水平一定时,社会成员之间的效用的不同搭配关系

5、的曲线。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定的社会效用水平,其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边际替代率。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相等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性质:1、斜率为负;2、凸向原点;3、互不相交。4、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贸易条件(Termsoftrade):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6、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课本)本国某种可利用的生产要输在很大程度上比另一国有相对低的价格。百度: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资源。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生产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本和劳动这些生产要素。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并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量在两个国家的不同,而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量在两个国家的不同。赫克歇尔-俄林原理(HeckscherohlinH-0):赫克歇尔-饿林理论的一部分,假定一国将出口本国相对充足和便宜的要素密集的产品,进口本国相对缺乏和昂贵的要素密集产品。百度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

7、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赫克歇尔-饿林理论(HeckscherohlinH-Otheory):(1)一国将出口本国相对充足且便宜的要素密集产品。(2)国际贸易将使国家间相同要素的收益均等化。HO理论的结论:1、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2、资本丰富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丰富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3、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