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 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 - 中国环境报

创新发展 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 - 中国环境报

ID:38125644

大小:212.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创新发展 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 - 中国环境报_第1页
创新发展 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 - 中国环境报_第2页
创新发展 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 - 中国环境报_第3页
创新发展 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 - 中国环境报_第4页
创新发展 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 - 中国环境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发展 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 - 中国环境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发展迎接“绿金”时代的挑战编者按2010年第一期《企业界》关注了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十大问题,在过去的一年中,一些问题确实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而准备充分的企业则抓住机遇,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落后产能的退出为先进产能腾出了发展空间,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必须从战略层面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不仅是出于美化形象的需要,来自供应链的“碳约束”和已经被提上日程的碳税都让企业不能对此有丝毫放松。新标准的压力让企业正努力进行技术创新,力求用最少的消耗生产最多的产品,但信息公开中的“躲猫猫”行为还需要更多外力推动其改进。2011年开年之际,我们把这十大问题汇总成6个方面,回顾这些问题和企业的表现,更是为了展望未来,

2、避免在发展中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淘汰落后需要科学标准2010年12月25日,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的李毅中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表示,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已全面完成。据了解,这一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涉及钢铁、水泥、焦炭等18个行业,包括相关企业2087家。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到资产损失、债务处理、人员就业等问题,短期内可能还会影响到地方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由于政策措施还不完善,推进起来难度很大,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而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媒体对于淘汰企业名单“被注水”的质疑更为引人关注。对此,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巡视员侯世国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有些是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理解不同造成的,有些

3、则是个别地方工作不细致造成的。必须看到,我国落后产能之所以屡禁不止并有不断“发展壮大”之势,根本原因在于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成熟和要素成本价格扭曲条件下落后产能生产企业具有的“比较优势”。同时,快速扩张的市场需求为落后产能提供了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落后产能的界定标准应该科学,设备规模大小不应该成为界定落后产能的唯一标准。2010年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1年经济发展定下了基调,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被加快推进。同样,在全国工

4、业和信息化会议中,李毅中透露,要力争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均降低16%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6%左右。业内人士分析,减碳目标纳入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并不稀奇,因为80%的减碳主要靠节能,节能指标完成了,相应的减碳指标也就不难完成,所以狠抓节能是关键。但是,2010年岁末各地为完成节能指标拉闸限电的现象表明,这样的节能指标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得到认真落实。如果平时能够持续不断地抓节能减排,年底又何须“临时抱佛脚”?新标准也是新挑战30毫克/立方米,这是一个让很多电除尘厂商焦虑万分的数字。焦虑的原因不是自身技术不能

5、保证达标排放,而是很多人认为电除尘技术很难达标。在西方有百年历史、在国内发展了30多年的电除尘行业正遭遇信任危机。2010年12月30日,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业内人士预计,目前稀土全行业为达到这一环保新规所需新增的环保设施投入总量预计超过10亿元。这只是排放标准提高影响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0年,淀粉、油墨、陶瓷、铝、铅、锌、硫酸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相继实施。为改善环境质量,按行业制定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此举被证明非常有效率,不仅能实现污染控制目标,也左右着相关产业发展的走向。排放标准的制订一般以技术为依据,体现“技术强制”原则,即通过排放标准的制订

6、迫使污染者采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因此,伴随新标准的实施,淘汰和技术创新会同时出现,选择权取决于企业自身。新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标准一度让很多企业“望而生畏”,要么没有合适的技术,要么实现达标排放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而金东纸业总经理室协理孙炳健表示:“这个标准对我们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的排放标准远优于这个标准,达标排放没有任何压力。”现有制浆造纸企业的过渡期将在2011年6月30日结束,届时,制浆企业将要开始执行化学需氧量100毫克/升的标准。对此,有多少企业准备好了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南京在2011年1月1日起正式进入了国Ⅳ时代,按规定,全国范围内最晚

7、于2011年实施国Ⅳ标准。同时,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如果对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机动车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国Ⅲ转国Ⅳ不是一个轻易能迈过去的门槛。尤其是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控制,更需要从燃油品质、机内净化和后处理技术3个方面同时着手、协调发展。国内几家柴油机生产商、整车厂和尾气净化企业在柴油车后处理技术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生产能力很快能满足市场需求。正因为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