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_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

尼尔_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

ID:38133207

大小:242.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尼尔_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_第1页
尼尔_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_第2页
尼尔_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_第3页
尼尔_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尼尔_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9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ep.2009第21卷第5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SocialScience)Vol.21No.53尼尔·波兹曼媒介思想初探曾建辉(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尼尔·波兹曼是当代最重要的媒介学者之一,影响重大。他的媒介思想主要集中在《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这两本著作。从解读这两本著作出发,以波兹曼体现在书中的媒介即隐喻、媒介变迁理论、对电视文化的批判这三个主要观点作一简析和阐释

2、。关键词:媒介隐喻;媒介变迁;电视批判中图分类号:G20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8268(2009)0520099204尼尔·波兹曼是当代最重要的传媒文化研究字就是“媒介即隐喻”。这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另者和批评家之一,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执教,担任一位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那句革命性的思想警句文化传播学的系主任且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媒介即信息”。波兹曼并不讳言自己理论的历史2003年10月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渊源。波兹曼做研究生时就坚信麦克卢汉对未来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的预言,赞同麦氏“深入

3、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就见和尖锐批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波兹曼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的观点,认为评价是“:波兹曼在麦克卢汉结束的地方开始,他“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用学者的渊博与说书人的机智构筑他的见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1]封底解。”能够与一代宗师麦克卢汉相提并论,足特的话语符号”。但波兹曼并没有拘泥于麦氏的见他在传播学界的地位和造诣。尼尔·波兹曼的观点,他从“一位比麦克卢汉更伟大、比柏拉图更传播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娱乐至死》、《童年的消古老的预言家”《圣经》里得到启示“,媒介的形

4、式逝》这两本著作中,具体说来,他的主要观点可概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相信“某个文化交流中媒括为三个方面:媒介即隐喻、媒介变迁理论、对电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1]11视文化的批判。决定性的影响”,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麦氏的观点会让人们把一、媒介即隐喻信息和隐喻混淆起来,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本书首章的名确具体的说明,但是媒介包括语言和言语符号却3收稿日期:2009202223作者简介:曾建辉(19782),男,江西樟树人,教师,主要从事媒介文化研究。·99·没有

5、这个功能。进而他提出了自己“媒介即隐喻”是一种残余的认识论,与电视是不平等的。从这的观点,认为媒介“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个角度来说,媒介即隐喻指媒介决定了社会时代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同时指出“媒介文化,实质上是“新瓶装旧酒”的媒介决定论。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二、媒介变迁理论事务的方式,但是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们所注[1]12213意”;媒介作为形式对文化内容的改变具有重波兹曼的媒介变迁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媒介要的作用,而这种改变发生的真正根源在于“人类即隐喻”的基础上,认为媒体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思维方

6、式的转变”。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体的形所以“,媒介即隐喻”所要传达的就是两层意式极为重要,因为特定的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思:一是媒介的内容建构了世界。波兹曼认为火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灾、战争、谋杀或者恋情,一切可称为“新闻”的素在此理论支撑下,波兹曼通过大量的历史学材“,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和人口学的资料分析“童年”的诞生和消逝这一过了解,无法把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媒介程来阐述他的媒介变迁理论。中世纪的欧洲是没运用隐喻这一手段,来表现周边环境。这种媒有“童年”概念的,当时社会传播模

7、式以口语为主介—隐喻的关系替代我们自身对世界进行着分导,造成了以“口语文化”为主的社会文化。因此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和着色,人们把自己包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观念,儿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童与成人之间没有交往的困难,彼此分享着基本中,不借助于人工媒介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相同的文化世界,因此“童年”并不存在。而在印西。这一点类似于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即刷技术普及之后,成人的世界首先发生了改变。媒介造就了能够被人意识和感知的“虚拟环境”;文字阅读开始成为主导性的传媒,中世纪的口语二是不同媒介

8、形式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思维方环境已经衰退,印刷术统治了大众媒介。儿童不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文化内容的变化,表达得不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学习和训练,在“长大成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麦克卢人”之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