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设备知识

发酵设备知识

ID:38135130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发酵设备知识_第1页
发酵设备知识_第2页
发酵设备知识_第3页
发酵设备知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酵设备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发酵设备一、生物工艺实验室包括:无菌室(接种操作)、准备室(菌种培养等)、湿地板区(发酵)、通用实验区(配制培养基等)、分析区(发酵液的分析)。二、通用式机械搅拌发酵罐1、发酵罐的基本条件:(1)发酵罐应具有适宜的径高比(高/径比约为2.5~4)(2)结构严密,耐腐蚀,光滑,附件少,无死角,可反复灭菌,脱落的金属要少(3)要有良好的气-液、液-固混合性能(使细胞能获得营养)(4)要尽量少的搅拌和通气的动力消耗(5)良好的热交换性能,足够的冷却面积(6)良好的消泡性能(7)有必要、可靠的检测控制性能(8)耐压,4.5kg/cm2(蒸气压一般3~4kg/cm2)2、发酵罐罐体的尺寸比

2、例(1)罐体各部分的尺寸有一定比例,高/径比约为2.5~4。(2)发酵罐通常装有两组搅拌器,两组搅拌器的间距S约为搅拌器直径的3倍。(3)对于大型发酵罐以及液体深度HL较高的,可安装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搅拌桨叶。(4)最下面一组搅拌器与风管出口较接近为好,与罐底的距离C一般等于搅拌器直径D,不宜小于0.8D,否则会影响液体的循环。3、罐体(1)罐体由圆柱体或碟形封头焊接而成,材料为碳钢或不锈钢,大型发酵罐可用衬不锈钢或复合不锈钢制成,衬里用的不锈钢厚度为2~3mm。(2)为了满足工艺要求,罐需要承受一定压力,通常灭菌压力为0.25MPa。(3)生产用的发酵罐容积有20m3,30m3,

3、50~60m3,75m3,150m3以至500m3。(4)罐壁厚度决定于罐径及罐压的大小。(5)小型发酵罐罐顶和罐身用法兰连接,为了便于清洗,小型发酵罐罐顶设有清洗用的手孔。中大型发酵罐装设有快开人孔。(6)罐顶装有视镜及灯镜、进料管、补料管、排气管、接种管和压力表接管,排气管尽可能靠近罐顶中心位置。(7)罐身上有冷却水进出管、进空气管、温度计管和测检仪表接口。取样管可装在罐侧或罐顶,视操作方便而定。(8)在罐体上的管路越少越好,进料口、补料口和接种口可合为一个接管口。放料可利用通风管压出。2.搅拌器和挡板(1)搅拌器搅拌的作用:打碎空气气泡,增加气液接触界面以提高气液间的传质效

4、率;使发酵液充分混和,液体中的固形物料保持悬浮状态。搅拌叶的类型:螺旋桨式——混和性能不太好极式——阻力大,能耗大弯叶式——阻力比极式小,功率比较大箭叶式——径向流动好,能耗小(培养液翻腾剧烈)栅式——提高高粘度发酵液的溶解氧(2)挡板挡板的作用:防止液面中央产生漩涡,促使液体激烈翻动,提高溶解氧。挡板宽度约为(0.1~0.12)D;装设4~6块挡板,可满足全挡板条件。竖立的蛇管、列管、排管也可以起挡板作用;挡板的长度自液面起至罐底为止。挡板与罐壁之间的距离为(1/5~1/8)D。全挡板条件——在一定转速下,再在搅拌罐内增加挡板或其他附件,搅拌功率仍保持不变而漩涡基本消失。能达到

5、消除液面漩涡的最低条件即全挡板条件。3、消泡器有锯齿式、梳式、孔板式、旋桨梳式等;孔板式的孔径约10~20mm。消泡器的长度约为罐径的0.65倍。4、轴封轴封的作用是防止泄漏和染菌。常用的轴封有填料函和端面轴封两种。(1)端面轴封作用:靠弹性元件(弹簧、波纹管等)的压力使垂直于轴线的动环和静环表面紧密地相互贴合,并作相对转动而达到密封。优点:清洁;密封可靠,使用时间较长,不会泄漏;无死角,可防止杂菌污染;寿命长,质量好的2~5年不需修理;摩擦功率耗损小;轴或轴套不受磨损;对轴的震动敏感性小。(2)填料函5、仪表(1)压力表(2)温度计(3)流量计三、发酵罐的灭菌1、(在夹套中)关

6、好空气阀,蒸气上进下出,冲蒸气,压力大于2kg/cm2(120℃),最好是4~5kg/cm2(160℃)。2、当罐内温度>80℃,进蒸气口(蒸气阀)关掉,出蒸气口(排气阀)关小。打开空气阀,蒸气直接进罐,121℃,20~30min。(从80℃~100℃上升很快,大于100℃后温度上升很慢,到118℃时就开始计时,到计时25min时立即关掉蒸气阀。)3、关掉蒸气阀后通入无菌空气,使罐内一直保持正压(高于大气压,空气不会倒灌入罐内)。(在夹套中)立即加自来水冷却,从下向上,使温度尽快降到55℃左右,到37~38℃时关掉水,也有缓冲性。注意事项:升温降温时注意缓冲性;灭菌时蒸气从夹套中

7、进去,如从罐中进去,蒸气冷凝,产生冷凝水、无法接种、容易污染;冬天温度低、散热快,低于30℃需加温,加温时蒸气由下进入、从上而出,;微生物代谢发酵时产生大量热,使温度大于30℃,需考虑适当降温,冷却时冷却水由下进入、从上而出,注意缓冲性,不要降至30℃才关;小型罐50L~7吨用夹套系统冷却;大型罐7吨以上,用冷却管(盘肠、列管系统)。四、发酵罐的管路和死角的消除1、尽量减少管路单罐:发酵罐的出口越少越好;出料口和进气管可以合并;接种管、消泡管、补料管可以合并;排气管不能合并,易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