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商业伦理

晋商的商业伦理

ID:38140055

大小:41.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晋商的商业伦理_第1页
晋商的商业伦理_第2页
晋商的商业伦理_第3页
晋商的商业伦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晋商的商业伦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第4期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总第67期三晋文化晋商的商业伦理孔祥毅(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12)晋商的成功,与晋商的商业伦理道德有重要关系,这里成而经商,他善心计,识重轻,适时机变,恪守信义,40年间,仅就晋商伦理问题进行探讨。足迹几半天下,成为富庶大户。他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一、晋商伦理的基本内涵与特点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名必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各守其业,天之鉴也。如此则子孙必昌,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核心是“仁爱”,

2、儒家把“仁”概括为自安而家肥富。”人的道德的最高准则,认为其他的具体道德准则都是由“仁”(二)晋商伦理的特点衍生出来的,这种“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1.勤劳节俭,保守财富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商人以商品自古以来,货殖家们尽管积财万千,但是仍然注意节俭。交易为职业,以经营为利润来源,把“仁爱”思想与获取利润勤俭既是他们的治生之道,又是修身、立业之本。山西地方志统一起来“,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这就是中国商人伦理的基不论县州府志,多有“晋俗之俭,自古而然”“、民性朴质,好尚本内容。

3、晋商作为中国商人的一部分,当然也不能不具有这节俭,力田绩纺,尤尚商贾”“、商贾隆冬走山谷,布袄之外,袭一商人伦理的共同性,但是晋商作为一支商业劲旅,自然也老羊皮马褂”等记载。明人沈思孝说“:晋中俗俭朴古,有唐虞还有自己的商业伦理特点。夏之风。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一)晋商伦理的核心家,食无兼味⋯⋯故其居奇能饶。”康熙皇帝说“:夙闻东南巨晋商伦理首先与中国商人伦理有其同一性,但也有特商大贾,号称辐辏,今朕行历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属殊性。一个商号的命名,和一个人的名字一样,反映着起名者晋省

4、之人,而土著者益寡,良由晋风多俭,积累易饶,南人习的道德观、价值观。如部分山西票号的名字:志成信、协成乾、俗奢靡,家无储蓄。”(《东华录》康熙二十八年)又说“:晋俗勤会通远、世义信、锦生润、恒隆光、徐成德、大德玉、大德川、大劳朴素。勤劳易于进取,朴素易于保守。故晋人之长在于商,德通、大德恒、大盛川、存义公、三晋源、大德源、中兴和、巨兴车辙马迹遍天下。齐鲁秦晋燕赵诸大市,执商市之牛耳者,咸隆、合盛元、兴泰魁、长盛川、聚兴隆、松盛长、长盛涌、公升晋人。故晋人之富,甲于天下。”(《康熙南巡秘记》)这里所说庆、天德隆、裕源永

5、、福成德、日升昌等等。可以发现,晋商大的保守,首先是保守财富。乾隆版《祁县志》说“:唐俗勤俭,勤部分商号的名字都带着义、德、诚、信、厚、公、合等字词。从各者生财之道,俭者用财之道。圣人教之,不越乎勤俭而已。”商票号的命名,可以感觉出晋商祈望生意兴盛隆昌,宣示崇奉家联语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商德伦理,把信义与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事实上晋商确艰。”所以,不少商家把祖宗创业时的讨饭碗、货郎担、背褡子实是以诚信笃实、义孚天下称雄商界500多年的。供奉在楼上或者祠堂里,教育子孙。山西商人的伦理,可

6、以用八个字概括“:利以义制,名以2.义利相通,关公崇拜清修。”晋商坚持“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规定“重信义,除明清山西商人讲究见利思义,不发不义之财。他们认为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喜辛“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如清代著名的山西介休商人范苦,戒奢华”,反对采用任何卑劣手段骗取钱财,不惜折本亏永斗,就是由于“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而受到清政府的赔也要保证企业信誉。明清山西商人讲究见利思义,不发不垂青,后来当上皇商,并由此获得厚利,其孙范毓宾,极重义义之财。他们认为“仁中取利真君子,

7、义内求财大丈夫”,追求气“,有王某者亏帑八十三万银两,既死,范氏则代王某按期义利相济相通。在义利相通观的影响下,先义后利,以义制加额赔补”。古代圣人认为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是沟利,成为晋商伦理哲学的核心。明代晋商王文显,初涉宦海不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正所谓收稿日期:2006-10-21作者简介:孔祥毅(1941-),山西阳城人,山西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商业史学会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2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信”是五常(仁、义、礼、

8、智、信;亦说于管事人(大掌柜)一人,而管事人于营业上一切事项,如何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之一“,诚”是五常之本、办理,财东均不闻问,既不预定方针于事前,又不施其监督于百行之源,具有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儒家的要求“。信”作为人事后”,谓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种完全信任的东掌关的立身之本,是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道德原则。系,看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