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历史心脉

感受历史心脉

ID:38147217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6

感受历史心脉_第1页
感受历史心脉_第2页
感受历史心脉_第3页
感受历史心脉_第4页
感受历史心脉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受历史心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感受历史心脉——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情感之初探黄晋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革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改强调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这符合素质教育尺度。历史学科是一门纯粹的人文学科,“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①其价值在于让学生求真、生智、向善,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设。正因为历史课程这种特有的性质,比其它课程

2、就更集中了人文知识,更蕴涵了人文情思,更具备了人文教育功能。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②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失去情感和价值观,犹如机器没有机油,犹如草木没有生机,“人”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更难以谈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了第7页共7页。人是高级的生命体,必须赋予其智慧、价值、道德、情感,才可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

3、人。这是教育的重大责任,因此,也可谓没有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所以这里,郑重提出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所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现象。而人文素质是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同时又通过人的语言、行为外显出来的一种素质。③那么人文情感就是认知人文知识后所达到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触动,它使人或痛、或悲、或怒、或喜、或泣、或乐、或苦、或歌,从而带动人向更高一层次的思想境界升华。它是人文素质的基石。中国史家言:“史可明智。”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说:“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探索培养学生人

4、文情感的路子,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一、情感投入法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自己真正的感受用演讲者的语言,向学生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动人,深深吸引住学生,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历史的脉搏。例如:在课堂上,当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辽东战役时,我的声调由平缓向激烈、由沉重向愤怒、由叙述向责问向控述逐渐过渡和升级,当讲到旅顺大屠杀时,我向学生展开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人民的图片,把自己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用沉痛、激烈的声调和质问的言辞向学生表达出来:“第7页共7页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在日军的脚下和刀下,是一具具横卧血泊中的中国人民,这些人民都是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他们只求平静地生活,但

5、是,这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期盼幸福生活的生命,转眼之间就被日军野蛮残酷地毁灭。同学们,这是生命啊,是宝贵的生命呀!(略微停顿)我们要向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声讨:日军和旅顺居民同样是生命,难道贫穷和落后就该被屠杀吗?就没有生存权吗?”刚说到此处,就有学生激愤地呼出:“拒绝屠杀!”从此可见,在课堂上,教师的真实情感的积极投入,再加上一定的语言艺术,可以极大地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他们的情感甚至灵魂产生震动,从而对那段远去的历史有了较为鲜明的记忆,也使学生尊重生命,重视生命,善待生命。二、情景再现法这里应注意的是,情景的再现与形象思维是分不开的。所谓形象思维,就是凭借事物

6、的形象(表象),并按照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进行的思维,它以表象、联想和想象为形式。历史教师通过形象思维,栩栩如生地再现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形象地显示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使学生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充分形象地感知已发生过的客观历史,去真正揭示历史的真实面貌。著名历史教育家伯特兰·罗素在《历史作为一种艺术》的演讲中指出:“历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作为科学,它忠实于事实,并且揭示其中的必然联系和规律。作为艺术,它运用丰满的形象把历史再现,并使人们从中产生各种丰富的情感。”④情景再现就是运用形象思维,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事物性质、历史事实等进行合理创设,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7、并在创造的过程中达到情感的升华与呈现。情景再现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催化剂。第7页共7页例如:在讲述《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一节时,我让学生根据中国近代的社会背景和民族资产阶级或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向大家讲述“我”当时的经历。有一部分学生把自己假设成早期资本家,有经营纺织厂的、有经营茶叶加工厂的、有开矿的、有贩布的、等等,不一而足。在学生的笔下,这些民族资本家的经历不乏老实巴交的,不乏奸诈卖国的,不乏传奇色彩的,也不乏英雄主义的,不管学生假设成哪一行的民族资本家,结局都基本一致,即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而破产。最后,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对早期民族资本家的命

8、运表示同情和惋惜。另一部分学生把自己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