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唐代服饰与文化_以敦煌_克孜尔_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

敦煌壁画中唐代服饰与文化_以敦煌_克孜尔_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

ID:38165812

大小:97.4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1

敦煌壁画中唐代服饰与文化_以敦煌_克孜尔_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_第1页
敦煌壁画中唐代服饰与文化_以敦煌_克孜尔_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_第2页
敦煌壁画中唐代服饰与文化_以敦煌_克孜尔_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_第3页
敦煌壁画中唐代服饰与文化_以敦煌_克孜尔_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_第4页
敦煌壁画中唐代服饰与文化_以敦煌_克孜尔_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敦煌壁画中唐代服饰与文化_以敦煌_克孜尔_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胡发强:敦煌壁画中的唐代服饰与文化———以敦煌、克孜尔、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敦煌壁画中的唐代服饰与文化———以敦煌、克孜尔、柏孜克里克等壁画为例胡发强(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摘要:敦煌壁画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唐朝服饰最是绚丽多姿,雍容大度。从敦煌壁画的服饰文化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唐代开放蓬勃的文化气派。关键词:敦煌壁画唐代服饰唐代文化中图分类号:01"&).文献标识码23文章编号2’4/"%.1//5"##$6#"%##.’%#1“唐代在前已略具的冠服制度上,经过了长时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神话、宗教类人物的

2、服期的承袭、演变、发展,又加以唐代的国力强盛,政饰,主要包括神仙、佛、菩萨、天王、罗汉、金刚、力治、经济较为稳定,上承历代的冠服制度,下启后士、伎乐、飞天、僧尼等神话、宗教人物的服饰,他世冠服制度之径道,所以唐代的冠服制度确是一们的服饰极具艺术性和浪漫性,表现手法渲染夸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而我们知道,服饰是人类张;另一类是世俗人物的服饰,如帝王、妃子、大生存最基本的物质资料,是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臣、将军、武士、贵妇、供养人、奴婢、侍从、农夫、工的重要体现。以敦煌、克孜尔、柏孜克里克石窟为匠、商人、乐工、强盗等各阶层人物的服饰,他们的代表的中国西北石窟壁画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瑰服饰或富贵庄严、或

3、雍容华丽,或流行时尚、或简宝。而其中唐代壁画占三个石窟壁画总量的数量易质朴,都是现实社会服饰的真实写照。之多,规模之大,技艺之高,是其发展的繁荣鼎盛在这些壁画中分别展示了唐代上至帝王、贵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唐代壁画对于我们学习石族大臣下至普通劳动人民等各阶层人物的服饰。窟壁画艺术,了解唐代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这些题材多样、形态各异的唐代服饰是我们了解民族、宗教、外交关系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音乐唐王朝服饰史以及唐代文化的重要形象资料。下舞蹈、衣冠服饰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面主要以三个石窟中的世俗人物画以及新疆阿斯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柏孜克里克等壁画塔那唐墓出土的实物,来简要说明唐

4、代冠服的特内容虽然以佛教为主,但其描绘塑造的人物却包色。罗万象,因此各类人物所穿的衣冠服饰也就纷繁(一)唐代世俗人物冠服复杂,绚丽多姿,包含了大量精美的服饰艺术,是’)男子冠服研究唐代冠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资料。从石敦煌壁画第’#&窟、’(.窟、""#窟、&&1窟等窟壁画所描绘的服饰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唐代社窟描绘的是帝王听法图,真实再现了当时帝王以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能够体会到唐代博大精及将相大臣的服饰状况,尤其是第""#窟的帝王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中,皇帝戴冕旒,着深衣,而周围大臣们多着深按照人物类别划分,这些壁画服饰概括起来色衣袍,方心曲领,头戴进贤冠,穿笏头履,这是典!!!!

5、!!!!!!!!!!!!!!!!!!!!!!!!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胡发强(’($"%),男,甘肃武威人,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敦煌学及服饰史研究。!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报社-’($.)1223年4月第4卷第1期新疆艺术学院学报!"!"#$%&’"()*%!*&%+&$,-#%*./$-*,0型的唐朝官吏的朝服。高腰裙,披帛。这种服饰充分显现了唐代妇女婀娜在敦煌洞窟经变画中的世俗人物或供养人像窈窕的身姿和体态,曾在当时广为流行。中,有很多男子头戴幞头,身穿窄袖长身袍,足跨半臂。这是一种短袖上衣,其制由汉魏时期的乌皮靴,这是官

6、吏士人的常服。幞头是一种包头用“半袖”发展而来。因其衣袖之长,为长袖衣的一的黑色布帛,由东汉幅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唐半,所以称之为“半袖”,也称“半臂”。魏晋南北朝杜佑《通典》卷!"载:“后汉末,王公名士,以幅期间,着半臂者并不多见,直到隋朝以后,穿半臂巾为雅。”下注:“按此庶人及军旅皆服之。用全的妇女才逐渐增多。《新唐书·车服志》载:“半袖#+%(&’!+()幅皂(帛)面向后幞发,谓之头巾,俗人谓之幞裙襦者,东宫女史常供奉之服也。”它是袖头。”#$%(&’(())初、盛唐时的幞头,前低后高施屋分口仅到上臂的对襟上衣。领口宽大,可以裸露出胸级,两脚后垂,叫做“垂脚幞头”,亦称“软裹”。如敦部

7、。没有扣袢,只是在胸前用缝在衣襟上的带子系煌壁画第$()窟的晋昌郡都督乐庭瑰供养像,就住。半臂的下摆长及腰部,可以束在裙内,也可以是头戴幞头而身穿浅青癑衫,便是软裹的典型。在将半臂罩在裙子外面。如在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唐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号唐墓出土的绢本《牧马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得非常完好的泥头木身着图》中,马夫头戴幞头,身穿白色齐膝衫,腰间束衣女俑。该俑上着短襦,下着长裙,短襦之外加着带,小口裤,长靴,也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