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研究修改

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研究修改

ID:38172567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研究修改_第1页
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研究修改_第2页
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研究修改_第3页
资源描述:

《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研究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研究【摘要】任伯年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画家,他一生成绩卓著,是“海派”最为重要的创始人,同时,他又颇受争议,一直以来对于任伯年的评价众说纷纭,论调不一。他精通于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的绘画,尤其以精妙绝伦的人物肖像画而流传于世。任何诋毁与批评都无法掩盖任伯年的绘画成就,也无法撼动他在绘画界的地位,本文将从他的人物画艺术特色入手,对任伯年和他的绘画艺术进行深入探究。【关键词】任伯年;人物画;设色在我国近代绘画史上有四位杰出画家并称“四任”,他们是任伯年、任渭长、任预和任任阜长,“四任”之中,以任伯年成就最为卓越,他是

2、海上画派的开山鼻祖,是“海派”最为重要的创始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孕育滋养了任伯年的绘画艺术,他在充分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汲取百家之精华,吸收西方绘画之特色,并将它们汇聚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在诸如山水、花鸟、人物绘画艺术中,他在人物画领域的成就当时独领风骚、无人能及。他为中国人物画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引领并指引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方向,是当之无愧的人物画大师。由此可见,深入研究任伯年的绘画艺术,尤其是人物画艺术特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任伯年人物画的时代背景任伯年,近代中国杰出的画家,海上画派的重要创始人,也是“海派”的佼佼者

3、。一八四O年(道光十九年)生于浙江山阴萧山农村一个清贫的家庭,取名任润,后改名叫任颐,再改名为任伯年,字次远,号小楼,也有史书记载为晓楼。其父任声鹤当时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民间画家,擅长画肖像。任伯年极具绘画天赋,又受到家庭艺术气氛的影响,从小喜欢作画,十五六岁时就能模仿任熊作品并在上海沿街叫卖,恰逢任熊路过,看到他画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赏识其才华,于是收为弟子,倾尽全力教习绘画。任伯年一生坎坷,少年失怙,他开始辗转于宁波、苏州等地,最后落脚于上海一家纸扇铺以画扇为生。在这里他认识了任熊(任渭长)、任薰(任阜长)兄弟并拜任熊为师学习绘画;后

4、来又认识了当时颇有名气的画家虚谷、沙馥、胡公寿、刘德斋、吴昌硕等人,这些人对他后来的艺术成就产生了很大影响。初到上海时,城隍朝的十里洋场让任伯年大开眼界,在这个商业新都会,他开始逐渐感受到人情世态、市俗情趣,对他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朝末期,资本主义革命思想开始暗潮涌动,上海也代替扬州成为江南文化的汇聚地,让他开始接触到新思想,新文化。由于上海当时已是开放口岸,西方的绘画作品从这里传如中国,也使得任伯年可以接触到来自西方绘画艺术的特色与风格,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画风。目前,可以考证的任伯年绘画作品共跨越三十余年,最早的作品作

5、于1865年,也就是同治四年,最为的是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冬十月,也就是在这一年十一月初四,任伯年因资产被盗以及吸食鸦片而引发肺炎,猝死,终年56岁。纵观其一生,我们可以把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阶段:从1865年开始,是他创作的准备时期。这一阶段任伯年主要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孕育自己独特的画风;他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画,集百家之精华,然后又吸收了西洋绘画艺术中的养分,将这些都融入自己的中国画创作中,逐渐展现出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艺术人生开始转变;八十年代后,任伯年进入绘画创作的鼎盛时期,他不拘一格,勇于开拓创新,成为“海外

6、画派”的重要创始人。任伯年是一位继承与发展的画家,他从民间艺术和二任那里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艺术风格,汇聚百家所长,又受到西方绘画艺术的滋润,他将唐宋明的用笔严谨和细致入微、西洋画法的速写和色彩、生活点滴与敏锐的观察力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人物画,引领了当时的绘画潮流,开创了全新的绘画风貌,具有时代的代表性。此后有很多画家都受到任伯年影响,如方增先、徐悲鸿、程十发、蒋兆和、黄胄、戴敦邦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任伯年画风的痕迹。直到今天,任伯年的画风仍然影响着现代人物画的发展。一、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1、精妙绝伦的设色任伯年集东西之所长,东方

7、的国画传统和西方的冷暖色处理在他的人物画中都得到体现。但是这种融合并不是照葫芦画瓢的模仿,而是在中国画中自然地运用西方的色彩,经过精细的处理,达到了生灵活现的艺术效果。如他的名作《赵德昌夫妇像》,就是在生宣纸上绘画,但是对面部结构处理非常到位,严谨的笔法、娴熟的技艺和形与神的完美统一,彰显了任伯年高超的画技和独特的画风。头部、手部和衣纹的处理都不尽相同:脸庞、眉骨、颧骨、鼻梁等部位先用添胶没骨法设色,然后勾勒线条,再用皱擦着色,最后辅以淡墨,尽显形体之美;手部、衣纹等部位先以墨色画出线条,然后再着色渲染。整幅作品都以线条为主,又将色彩处理得

8、恰到好处,传统中国画的线条和西方绘画的色彩在这里交汇融合,获得了精妙绝伦又韵味深刻的展示效果。胜于前人又别于西方,独特的中国画风跃然纸上。而《三友图》又是另一种风格,他将中国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