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

浅谈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

ID:38177266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浅谈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_第1页
浅谈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_第2页
浅谈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_第3页
浅谈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_第4页
浅谈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劳动与教师道德的关系南兴镇袁新小学林穆良教师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与其他劳动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特性。这里,我想从教师劳动的目的、对象、手段和产品等方面来谈谈其劳动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教师劳动的目的与教师道德的关系教师劳动的目的是什么?一定社会一定阶段的教师都有一定的劳动目的,就我国现阶段来说,教师劳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要达此目的,教师应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崇高的道德理想。6

2、所谓职业理想,就是一个人要选择什么职业和岗位以及对职业的崇尚和热爱。人到成年就面对着职业的选择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是根据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而选择职业的。也有的人是根据个人利益的需要而选择职业的。他今天认为这种职业吃香,今天就选择这种职业。明天认为那种职业钱多权大,明天就要改做那种职业。还有的人今天本不愿选这种职业,但迫于解决工作问题而暂时选择这种职业以作跳板。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需要,都是党和人民的重托。因此,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抱着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这就是有正当职业

3、理想的表现。作为选定教师职业的人,只有热爱教育,崇尚教育,树立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理想,他才会全心全意地培养“四有”新人而努力工作。反之,缺乏正确职业理想的教师,就会看不起教育工作,“人在曹营心在汉”,天天闹出教育战线,很难说这样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四有”新人来。所谓道德理想,它是指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或结晶。二是指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理想人物所体现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人民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理想呢?就做人的标准而言,我认为人民教师应该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指示为奋斗目

4、标;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中外教育家对教师道德修养的论述为座右铭。我认为,人民教师应该以陶行知、徐特立、杨贤江、孙进修、斯霞、马卡连柯、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家为榜样,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规律,使自己成为中国人民的教育家。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有明确的方向和无穷的力量。反之,缺乏道德理想的教育,在工作中只会以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向党和人民讨价还价。这种教师怎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来呢?总之,教师要实现培育“四有”新人的目的,自己必须具有正确的

5、职业理想和崇高的道德理想。这是师德建设的基本问题。每个教师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二、教师劳动的对象与教师道德的关系6所谓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力加于其牛的一切东西。它分两类:一类是未经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物,如地下矿藏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过的物质,如钢材等,这类东西统称原材料。这是指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劳动对象。但由于教师是进行人才生产,故教师的劳动对象既不是自然物,也不是原材料,而是具有个性的人。这种劳动对象对劳动者既不是自然物,也不是原材料,而是具有个性的人。这种劳动对象对劳动者——教师的道德有特殊的要求。教师的劳动对象对教师

6、有什么特殊要求呢?美国的保罗韦地博士,从九万余名中学生的信件(对教师评价的信)中概括了受欢迎教师的十二种素质:(1)友善的态度,“课堂如一个大家庭一样。”(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象猴子般戏弄。”(3)有耐性,“绝不放弃一个人,直到你做到为止。”(4)兴趣广泛,“带给学生课堂以外的观点。”(5)良好的仪表,“语调与笑容,使人舒畅。”(6)公正,“没有丝毫偏差。”(7)幽默感,“欢乐而不单调。”(8)良好的品性,“从不发脾气。”(9)对个人关注,“帮助认识自己。”⑽伸缩性,“说出自己之错。”⑾宽容,“装做不知道我的愚蠢。”⑿有方

7、法,“我完成任务,竟然没有觉察到这是因为他的指导。”这十二种素质虽然是美国学生对美国教师的要求,对我国人民教师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事实表明,教师的劳动对象与教师道德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在深刻认识和掌握学生特性的基础上,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去不断调节和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师生之间经常保持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关系,以达到教学相长,培育“四有”人才的目的。这是师德建设的关键问题。每个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6三、教师的劳动手段与教师道德的关系所谓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

8、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者把这些物件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以生产某种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这是指人们进行物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