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嚼慢咽”对抗“囫囵吞枣”

用“细嚼慢咽”对抗“囫囵吞枣”

ID:3817783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用“细嚼慢咽”对抗“囫囵吞枣”_第1页
用“细嚼慢咽”对抗“囫囵吞枣”_第2页
用“细嚼慢咽”对抗“囫囵吞枣”_第3页
资源描述:

《用“细嚼慢咽”对抗“囫囵吞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细嚼慢咽”对抗“囫囵吞枣”——论对学生不良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纠偏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林玉莹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批注。学生自学后,老师就组织交流,比较多的是师生交流,较好的是师生交流带动生生交流。这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也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教学过程。在这其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在老师学习要求布置下去不久,就陆陆续续会有学生举手,而这些学生通常是班里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学习比较主动的学生。然后老师就中止了自学,进入了交流环节。这个学生找一

2、句,读一读,品一品,另一个学生再读一读,品一品,又到另外一个句子。一节课就这样下来了。通过课堂观察,你会发现,即使是那些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也只不过找到一两处符合老师要求的地方,所写的批注更是难得超过一处。学习力一般的孩子好的画了句子,再差一点的,可能书还是空白的。这样的阅读状态,我们姑且打个比方,称之为“囫囵吞枣”似的的阅读方式。      然而正是这样的课堂,正是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课堂,久而久之,培养了孩子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       何出此言?在有限的初读环节,学生通览全篇,有了大概的印象。就凭着这个大概的印象,根据老师要求找到

3、某个点,这个点,可能是一句话,可能几句话。对于课文的其他内容,学生只是充当了一个旁听者,因为没有深入阅读,缺乏切记体验,只能浅尝辄止。某句话,某段话的理解代替了整篇课文的学习。另外,能够获得交流的学生通常占了班上的极少数人,大多数人也只能处于听众、观众的地位。学生逐渐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找到一点,就等于阅读全篇。不用自己思考,只需要等待,就有答案。略知一二,浮光掠影,就完成了一课又一课的学习。长此以往,这种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式就造成学生浅层思维,惯性思维和被动思维。         这些不良的思维表现在阅读测试中,就出现了通读文章后,凭印象完成阅读题

4、目,阅读不主动,任务式完成习题,浅层想想,就把答案写下来,甚至于边写边想等等的现象。这就出现了要求画句子,画了一句就认为做完了;回答问题,缺乏再想深一层,再多提一个问题的意识,找到某个句子,就作为答案写下来,缺乏概括、提炼、整理意识。当这些思维成了一种定势,就变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阅读的主动性品质、积累性品质、质疑性品质和创造性品质更无从培养起来。试想而知,学生的阅读成绩怎么会提高呢?    再加上,日常的练习中,又或多或少地迁就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定势,比如画句子,习惯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画一个句子。就像让学生去海珠广场,只告诉学生你坐车去就

5、可以了。学生只需要带着这个指示就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从来不需要主动思考,老师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除了坐车还有什么方式到达目的地,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方式前往更合适。因此,遇到这次如此的命题,学生暴露出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上的问题,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尤其是关于“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我绝对相信老师们上课都会提及,因为是课后思考题。但是正因为是课文的内容,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了思考和学习,再只有一部分学生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而更多的人只是听众,所以,即使是学过的知识,但是,印象不深。作为一个新的知识思考,又缺乏这样的训练,无从想起,出

6、错,就很正常了。追根索源,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日常的阅读教学做起,尤其在精读课文的学习中,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细读能力。         什么是细读?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说:细读之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细小”、“细微”,是指读者应当把感官的触觉、心灵的触觉伸向文本的所有组成部分,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是一个标点也不放过。第二层含义就是“细致”、“细密”。比如学习一个字,一个词,不但要弄清它的形音义,还要研究它和其它部分乃至全片的关系。着眼于关系,读才有可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种阅读方式,我们不妨也可以做个比喻,称之为“细嚼慢咽”。   

7、     当今教学现状,我认为,唯有用“细嚼慢咽”去对抗“囫囵吞枣”,方能逐步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爬山虎的脚》一课,很多老师都能关注到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所以,肯定会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分别找出叶子和脚的特点。但是这是浅思维,浅阅读。叶子有什么特点?作者怎么写的?这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感知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不这样写行吗?作者观察叶子,观察得相当仔细。其中有一句话“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里显示了作者细致观察,叶子特点鲜明。但是,主动思考

8、的学生就会想“不是要写脚吗?为什么要这样观察叶子?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具体?”一个“均匀”就引出了叶子和“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