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在香港政策建议1

创意在香港政策建议1

ID:38178325

大小:186.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创意在香港政策建议1_第1页
创意在香港政策建议1_第2页
创意在香港政策建议1_第3页
资源描述:

《创意在香港政策建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創意都在香港」政策建議一覽政策目標(1):培育創意人才更多創意表達、學習機會1舉辦一連串以創意為主題的活動,創意週節目和學習機會,並與旅遊推廣、藝術音樂節等活動結合。2在康文署和其他公營機構管理的場地推行長駐「創意工作者」計劃。3鼓勵專業團體透過實習、師生培訓等計劃,為有志從事電影、媒體、藝術、設計、電腦軟件及建築行業的年青創意人才提供就業/培訓機會。更多元化的學習途徑4邀請海外獨立教育機構、藝術創意學院來港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課程5把數碼港轉化為文化、創意工業的知識中心,讓一些頂尖的創意學院、教育機構和研究中心在數碼港成立知識中心。6擴大持續進修基金的範圍,涵蓋更多與創意有關的課程。7

2、放寬入境限制,從海外和內地引入更多年青創意人才,令他們可在港學習和工作。營造有利文化的環境8由康文署和藝術發展局推出一系列的免費活動,例如舉辦演唱會、展覽、工作坊,令更多市民參與文化和創意活動。9透過票務上的誘因(如家庭套票、全年通行證和讓小孩/長者免費欣賞節目等),鼓勵家庭更多參與文化活動,長遠建立有文化欣賞能力的觀眾群。10鼓勵私營機構推動藝術文化活動,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或在醫院、公共建築物、商場和商厦等地方推廣「活動藝術」。11由政府統籌,搜集與文化/藝術/創意行業有關的資訊、活動等資料,建立網上資訊分享平台,增強文化藝術資訊活動。發展香港為文化交流中心12舉辦更多文化交流活動,建

3、立創意網絡,為專業工作者提供平台,推廣創意、創新和經驗交流。13令「亞洲文化合作論壇」成為亞洲國家之間的制度化交流平台,分享資訊和研究成果,推動社會和經濟議題,促進與文化創意有關的合作計劃。14增加藝術發展局的資源和功能,令它在藝術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政策目標(2):活化公共空間保留有文化/歷史價值的創15在城市發展上應引入「文化為本」的概念作為並行模式;應採用「區/市本意空間位」的保育政策,對富文化、歷史價值的地區進行保育;可考慮在中環、上環、灣仔、蔴地、旺角、石硤尾和官塘等地區試行實驗計劃,保留地區色彩和社區特色。16向私營機構/地產發展商提供誘因,鼓勵他們在發展項

4、目時加入文化元素,土地政策亦應更重視文化價值;可把土地部分用途列作文化、創意之用。17擴闊和改善現行有關保留傳統和歷史建築物的法律框架,加入文化生態因素。發展創意群體18用聚集形式,保育歷史建築物和文化場地,創造經濟價值,吸引遊客和鼓勵文化消費,例如中區警署可與鄰近的文化點(藝穗會)和消閒點(蘭桂芳)一併保育和發展。19促進創意集群形成,把荒廢的工廠大厦改建為創意工業的生產場地,包括新蒲崗、馬頭角、油塘、官塘、土瓜灣、葵涌和火炭。20一些建於50/60年代的政府工厦(例如長沙灣、石硤尾、大窩口、新蒲崗、九龍灣和官塘等),可改建為文化、創意中心,為小規模的創意工業人員提供可負擔的場地和空間

5、。這些空間亦可供為社會企業使用。21以公私合作形式,策劃、建造、管理和營運西九和東南九龍的全新創意、文化集群,在西九項目上可引入創意集群概念,把文化地標、場地、文娛康樂組合一起,發揮最大的文化和經濟效益。22檢討建築物和建造條例,促進集群的形成,引入文化、創意元素,鼓勵發展商加入藝術、文化、美學等城市發展元素(例如發展商可重組資本開支加入以上元素)。23對創意、文化群體進行全面研究,有關政策應循證為本,並進行可行性研究。24與鄰近地區組成創意群體,擴大和加強香港創意工業的地區網絡。香港和深圳的緊密關係,正好為兩地政府創造有利條件,推動組成合作群體。活化公共空間25放寬私人和公共空間的界限

6、,鼓勵公眾在街道空間參與各種文化活動。26視乎個別發展項目不同情況,提供誘因和加入法定條款,讓公眾更容易進入商業建築物的公共空間。這些空間可用作為藝術展覽、表演等用途。日本的六本木、香港的匯豐銀行總行和銅鑼灣的時代廣場便是其中例子。27由私營機構、藝術團體及非政府組織在公園引入新管理模式,讓不同人士發揮創意或進行創意活動;可考慮在修頓公園、港灣道花園和文化中心廣場進行試驗計劃。28活化海濱長廊,引入文化活動和社區交流(例如:中區海旁、灣仔第二期發展計劃、紅磡海旁地區和尖沙咀海濱大道美化計劃);可考慮的活動包括由康文署或私營機構贊助的視覺/表演藝術、現場演唱會或時裝表演等,目的是建立多元化

7、的文化活動項目。政策目標(3):強化社會組織為創意工業的民間團體營29立法規定新建築物的建築成本某個百分比用作購置藝術品,相關的政府部門造有利環境亦可考慮推行自願性質的「贊助藝術計劃」。30向個人和團體提供稅務和捐助誘因,鼓勵社會人士對文化項目作更大投資。31開拓由政府和私營機構共同參與的新資金來源,推動公共空間藝術、文化交流、社區參與創意藝術等計劃,可考慮從獎券管理基金撥出款項,支持相關活動。推動非政府團體合作32利用現時的「社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