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公共廉租房政策分析

我国的公共廉租房政策分析

ID:38178936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我国的公共廉租房政策分析_第1页
我国的公共廉租房政策分析_第2页
我国的公共廉租房政策分析_第3页
我国的公共廉租房政策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的公共廉租房政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的公共廉租房政策分析政治1091200912701111梁茂祯1、政策的产生:早在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之时,国务院曾经下文要求各级政府尽快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但廉租房制度建设由于责任不清、资金来源缺乏等问题一直没有实质进展。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廉租房建设无益于财政和政绩。特别是在土地出让招标拍卖的今天,廉租房建设会减少土地出让金收入,该收入在某些经济落后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中,甚至占了一半以上。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由于无利可图,故反应冷淡。  2006年,在商品价格飞涨,经济适用房建设制度被广为质疑的背景下,要求加强廉租房建设

2、的呼声越来越高。该年国务院颁布条例要求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部分按一定比例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并为参与廉租房建设的开发商提供银行信贷便利。2、政策概述(1)公共廉租房,简称廉租房(low-renthouse或者low-renthousing),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简言之,廉租房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一种制度。廉租房是在新出台的国家房改政策中首次提出的一种概念。我国的廉租房只租不售。廉租房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

3、由政府出资建好后,低租金给住房困难户,二是由政府发放租金补贴给住房困难户,由他们租赁社会房屋居住。(2)廉租房实物配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目标群体)  (一)申请人户籍登记地在本区,取得本市户籍满5年(家庭为单人的申请人,应当符合晚婚年龄;离异的,应当满3年);  (二)申请家庭上年人均月收入连续一年低于580元。1人户家庭年收入低于6960元,2人户低于13920元(申请家庭每增加1人,按增加6960元计算);  (三)申请家庭总资产为1人户家庭低于15万元,2人户低于23万元,3人户低于30万元,4人户低于38万元,5人户及以上低于40万元;  (四)家

4、庭住房人均使用面积低于7.5平方米,且申请人和家庭成员5年内未出售或者转让过房产;  (五)具备下列情形之一:被拆迁;有特殊病、重残人员;有60岁(含)以上人员;居住市政府确定的解危排险范围内房屋;申请楼房配租的家庭人口应当在二人以上。3、政策的阶段性效果(1)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512个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占总数的77.9%;全国累计有54.7万户低收入家庭通过廉租房政策改善了住房条件,其中,领取租赁住房补贴的家庭16.7万户,实物配租的家庭7.7万户,租金核减的家庭27.9万户,其他方式改善居住条件的家庭2.4万户。同样,以2006

5、年年底为限,全国累计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为70.8亿元,仅当年一年就达到23.4亿元,占1999年以来累计筹集资金的1/3。全国人均住房面积从1993年的17.8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8平方米。全国所有市县在2008年底前必须建立“廉租房”制度。截至2009年8月底仅完成投资394。 9亿元,完成率为23。 6%,不足四分之一。一些地方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可能难以完成2009年的建设计划。这种状况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用于保障住房的实际能力与社会巨大的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4、政策反思(1)从公共政策理论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总在影响

6、着政府的政策。廉租房体现的是一种对人民的关怀。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考虑到中国目前的房价飞涨,作为公共设施的廉租房是必然会出现的。而在政策系统的视角下,在房价飞涨的大环境下,居民住房需求输入到政治系统中,而廉租房就是一种政治系统的产出。但是廉租房却不是想象中那么完美。首先廉租房的有效性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好。有很多廉租房都是建好了没有人去住。很多外来民工宁愿睡在环境很差的工棚也不愿去廉租房。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做好政策执行准备阶段的必要程序,特别在政策认知上和计划上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的重要原则。政府只是一厢情愿的从自己的角

7、度出发,认为兴建了廉租房的就会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没有从需求民众的角度出发,没有掌握好作息规律和地域分布特点,做好仔细的调研和市场分析;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招租政策,一厢情愿坐等符合自己想象中的“合格承租人”,造成房屋闲置带来的损失,尤其是政府形象的“隐性损失”。另外,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政府在制定一项公共政策,其选择往往是单向的,这是执行偏差的原因之一。政府会把自己当成是人民的父母,父母来做决策就行。于是政府根据自己的偏好

8、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但却往往是有效性不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