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的性能及染整加工

竹纤维的性能及染整加工

ID:38188683

大小:111.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竹纤维的性能及染整加工_第1页
竹纤维的性能及染整加工_第2页
竹纤维的性能及染整加工_第3页
资源描述:

《竹纤维的性能及染整加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No.6针织工业2006年6月竹纤维的性能及染整加工张鹏,夏建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介绍了竹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比较了竹纤维与黏胶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了竹纤维及其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特点。从而得出结论:竹纤维吸湿、放湿、透气性好,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抗紫外线性能,手感滑爽、细腻、柔软;可用直接和活性染料染色;竹纤维针织物采用改良型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染色可获得色泽均匀、鲜艳,染色牢度好的效果。关键词:竹纤维;性能;染整加工中图分类号:TS190.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033(

2、2006)06-0038-03当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率为10.5%。在酸浓度高时的水解速度加剧有强,纺织行业中新型纤维的推广和1.3白度关,从而使纤维素的聚集度降低;应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诸从视觉上可知,竹纤维原样的但当酸浓度大于4g/L以后,纤维的多新型纤维中,竹纤维以其滑爽、白度低于黏胶纤维。对两种纤维用溶解性有降低趋势,其原因有待于细腻、柔软的手感,优异的吸湿、放次氯酸钠、双氧水进行漂白处理,进一步研究。湿、透气性以及良好的抗菌、抑菌、得到表1结果。竹纤维在碱中的溶解度是先抗紫外线性能脱颖而出,备受关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3、然后逐渐降表1纤维白度比较注,大量用在针织物中。低,其原因除了碱催化甙键水解1竹纤维的性能白度/%外,还与纤维素的羟基以范德华力试样1.1化学成分原样次氯酸钠双氧水特别是氢键结合形成的分子化合竹纤维中含有脂蜡质0.63%、竹纤维81.593.787.3物有关,此外,纤维素也可能随着水溶物0.82%、果胶质0.14%、半纤黏胶纤维85.4碱浓度增大而使渗透压减小,从而维素6.74%、木质素10.23%、纤维造成氢氧化钠渗透纤维困难。素81.43%。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由表1可以看出,经漂白后,竹1.5抗菌性素是竹纤维的主要成分,三者均为

4、纤维的白度显著提高,其中经次氯竹子在其生长过程中,无虫高聚糖,占总量的90%以上。其中酸钠漂白后的纤维白度高于经双蛀、无腐烂,也无需使用任何农药、纤维素含量最高,说明竹纤维是一氧水漂白后的纤维白度,其原因可化肥,便可以茁壮成长,这是因为种纤维素纤维,但木质素含量高,能是由于次氯酸钠对纤维中的色竹子自身有抗菌、抑菌和抗紫外线会造成纤维染色上染率的降低,不素去除的更彻底。在实际生产中,考的物质,称之为“竹醌”。在纤维生[1]利于染色。虑到氧漂较环保、不易泛黄及前处理产过程中,采用高科技专利生产技1.2吸湿性能流程短等工艺因素,故常采用氧漂。

5、术,使“竹醌”结合在纤维素大分子纤维在大气中吸湿的优劣,不1.4耐酸碱溶解性上,经过监测,竹纤维对大肠杆菌、仅与纤维的种类有关,还与大气的通过实验,竹纤维的水解速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等相对湿度和温度有关。在25℃、相在酸浓度小于4g/L的情况下,随着菌类具有抗菌功能,24h抗菌率达对湿度为54%的条件下,竹纤维的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其原因可到73%,且不会因反复洗涤、日晒吸湿率为11.8%,黏胶纤维的吸湿能与竹纤维纤维素分子中的甙键而失去抗菌性。作者简介:张鹏(1968—),男,讲师。主要从事纺织品染整技术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

6、作。·38·2006年6月针织工业No.62竹纤维的染色性能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对比活性处理→染色→水洗→皂煮→水洗2.1直接染料染色染料上染竹、黏胶纤维的上染速率(加柔软剂)→脱水→烘干→倒在相同条件下,直接大红4BS曲线可知,竹纤维的染色上染速率稍筒→包装。对竹纤维和黏胶纤维染色的上染高于黏胶纤维的上染速率。在加碱固3.1.3前处理工艺[2]速率曲线比较,如图1所示。色后,上染率出现突降点,这说明加一般色前处理工艺配方:入碱时,产生的纤维羟基离解成阴渗透剂1g/L80离子状态的数量增多,对染料阴离精练剂2g/L/%60子斥力增加,而且

7、,pH值过高,水解纯碱2g/L率分染料增多。虽然pH值增加可提高染温度95℃40百染料和纤维素纤维的反应速率,但水保温时间30min上20解速率增加得更快。随着固色的继浴比1∶100续,上染率增加,且逐渐高于染色内外流时间比4∶651015202530354045时间/min时的上染率,说明加入碱剂后染料前处理工艺曲线见图3。.竹纤维.黏胶纤维与纤维发生键合反应,原染色平衡3.1.4染色工艺图1直接大红4BS对两种纤维染色的被破坏,染液中的染料继续上染。工艺配方:上染速率在相同条件下,活性染料对竹Cibacron黄FN-2R1%纤维和黏

8、胶纤维染色后的色度值Cibacron红FN-R0.2%通过图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染色Cibacron蓝FN-R0.3%染色条件下,直接大红4BS对竹纤后的竹纤维比黏胶纤维的色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