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的临床意义

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的临床意义

ID:38189464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的临床意义_第1页
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的临床意义_第2页
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的临床意义_第3页
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的临床意义_第4页
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的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图形的相关因素及新生儿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足月单胎分娩产妇胎心率基线细变异消失者9例,并将产科结局及新生儿结局与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9例出生时均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3例新生儿死亡,其中2例自然分娩者新生儿均死亡。结论胎心率基线细变异消失是新生儿宫内危险的报警信号。【关键词】电子胎心监护;胎心率;细变异消失电子胎心监护(EFM)是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重要手段。产前EFM对胎儿结局的预测价值已有不少研究,但是对于临产前或活跃早期出现异常胎心监护图形时,尤其胎心率细变异消失图形

2、,由于距胎儿娩出尚有一段时间,往往认识不足,处理方法也较保守,最后导致新生儿不良的结局[1]。本研究对我院单胎分娩产妇9例胎心率基线细变异消失者进行分析,以探讨此类图形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单胎分娩产妇胎心率基线细变异消失者9例(观察组),随机抽取基线变异波浪型监护图60例为对照组。2组产妇年龄21~38岁,孕周32~42周,经产妇24例,初产妇45例,2组产妇一般情况无差异。1.2诊断标准及方法[2]采用Hammacher标准振幅分类法:基线变异振幅11~25次.min为波浪型,基线变异振幅<5次.min为基线细变异消失,基线看似一条

3、直线,对胎动、宫缩等刺激无反应。采用间接监护法,监护时间平均20min。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产科结局观察组2例自然分娩,7例急诊行剖宫产术,其中4例胎盘早剥(剥离面积均超过1.3,宫腔积血超过200ml,2例发生子宫胎盘卒中;1例臀位胎膜早破临产,羊水Ⅲ度污染,脐带绕颈3周;1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1例过期妊娠,羊水Ⅲ度污染,胎儿及胎盘严重黄染,胎盘病理回报胎盘局灶性梗死,2例子痫前期重度,胎盘重量均<500g,脐带极细,羊水Ⅲ度污染,胎盘病理回报胎盘局灶性梗死。胎盘早剥、羊水Ⅲ度污染及剖宫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4、(P<0.05),见表1。表12组产科结局比较(略)2.2新生儿结局观察组9例分娩时均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其中6例经气管插管、正压给氧、心脏按摩等抢救后复苏成功,预后良好,新生儿无后遗症。3例新生儿复苏失败死亡,其中2例自然分娩者新生儿均死亡,1例胎盘早剥硬膜外麻醉成功后胎心音消失,新生儿1分钟评分0分,抢救无效死亡。对照组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无死亡。观察组新生儿重度窒息与死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讨论3.1胎心基线变异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作用的表现。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速,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两者不断协调产生不同的瞬时胎心率,反应在监护图上即为胎心率基线变异。有学

5、者认为,植物神经中枢规定胎心率基线水平,但植物神经本身不影响基线变异,变异和加速是由植物神经中枢以外的上位中枢影响。缺氧加重或低氧症持续时间长时,先由上位神经中枢兴奋而使变异增大,继之则发生中枢机能抑制,使细变异减少乃至消失。反之,基线变异消失,则意味中枢神经系统在缺氧状态下受到抑制。因此胎心率基线细变异消失是判断胎儿宫内安危的最重要依据之一[3,4],是胎儿预后极差的征象,应立即终止妊娠。本组7例虽立即行剖宫产术,但仍有1例发生新生儿死亡,提示对此类产妇应高度重视,积极处理,处理方式应选择急诊剖宫产。3.2胎盘梗死、胎盘早剥及帆状胎盘等是发生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的重要诱因[5,6],原因是

6、引起胎盘循环障碍而影响胎儿血循环及供氧。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临床少见。帆状胎盘指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血管经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胎膜上的血管通过子宫下段或跨越子宫颈内口时处于胎先露之前,称为前置血管。当前置血管破裂时,胎儿失血并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如不及时终止妊娠,胎儿将继续失血并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故一经诊断本病,如胎儿有存活希望应尽早终止妊娠。本组中1例臀位脐带绕颈3周,胎膜早破,易造成胎盘的静脉流回受阻,临产后胎儿下降,脐带牵拉更紧,影响血液循环致胎儿缺氧或致死;脐带极细扭转也易造成胎儿循环障碍,而导致胎儿处于慢性缺氧状态。本组资料表明,通过监测胎心率基线细变异能较好地判断

7、胎儿的宫内情况,但是由于睡眠、药物、胎儿大脑发育不成熟等因素影响存在假阳性结果,因此,在综合分析各种监护图型,重视基线变异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它临床指标,如孕妇的全身情况,有无合并症及并发症,胎心听诊情况,B超情况等一系列监护结果,这样才能对胎心监护的意义有一个全面认识,更准确的指导临床工作,更有效的提高产科质量。【参考文献】1程志厚,钟利若,唐桂红.特殊胎心监护图形及胎心率细变异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