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

ID:38192074

大小:29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07

苏州园林博物馆_第1页
苏州园林博物馆_第2页
苏州园林博物馆_第3页
苏州园林博物馆_第4页
苏州园林博物馆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博物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12月4日,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撩开了面纱,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分序厅、历史厅、艺术厅、文化厅和传承厅等几部分。走进大门,抬眼便见一面古朴的砖墙,一幅大型砖雕《吴中佳构》集中展现了园林的亭台楼阁景观,厚重的历史感顿时扑面而来,把人们一下子带进了悠远古朴的历史长河。沿坡右行,来到序厅。眼前一幅李可染所画拙政园部分水廊图景的双面绣,一根根丝线勾勒出拙政园的神韵,右面是松、竹、梅水墨画,清淡素雅,古典意蕴盎然。前行,来到序厅第二间,这里首先是世界造园体系的介绍,和西亚体系、欧洲体系相比,中国体系散点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着重显示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亲

2、近和融合。其次是对比展示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中国园林三个分支。与规模宏伟、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及朴实简练、雅致幽静的寺观园林相比,苏州私家园林布局紧凑、古朴淡雅、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特色更加鲜明。序厅的第三部分展现了清代造园的场景:通过126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的动作神态,可以清晰地看到相地、立基、树屋、油漆、叠山等园林建造的全过程。一边是亭、台、楼、阁,工人们正在马不停蹄地搬运家具、粉刷墙面;另一边则是“毛坯房”,工人们有的雕刻花窗、有的漆刷廊柱、有的吊石搭山……古人寓艺术于劳动之中,充满了生命的陶醉与张力。从序厅进入历史厅之前,先要通过一段长廊,墙外

3、就是拙政园,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倚墙而立,金黄色的叶子随风飘落,撒落在长廊旁的小径绿茵上,黄绿相间,鲜艳夺目。而站在历史厅的门口,落地玻璃分明地映出了那株银杏的满树灿烂,园林的借景手法在此得到了活学活用。历史厅从春秋时的姑苏台说起,详细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历史,颇有历史纵深感。园林艺术厅被称为“核心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摆放着按1:40的比例做出来的拙政园中西部模型、网师园“云冈”仿制品、叠山石材、家具精品等。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厅内,半成品的长廊,展示了油漆、铺瓦的过程,戗角、斗拱等充分说明了造园工匠的精湛手艺,红酸枝的拙政园浮翠阁、老红木的网

4、师园濯缨阁……每一件都值得细细品味。除了造园艺术,文化内涵也是园林的独特性所在。馆内新辟了专门的文化厅,通过剖析园林与文人、哲学、文学、书画、碑刻、赏石、民俗的渊源,展示了苏州园林的博大精深。比如乾隆皇帝手书的匾额、文人墨客书写的对联等。紫檀木的留园林泉耆硕之馆模型也在此展示,作为压轴,不仅一梁一柱均按园林营造法做出,而且馆内的桌椅、屏风无不按比例原样复制。最后是园林传承厅,苏州园林远及海内外的主要工程等,在此一目了然。馆内的展品并不仅仅局限在几个厅内,那些博物馆建筑本身的构成部分或点缀品,同时也是园林元素的展品。比如各种各样的门和窗,苏州园林里最精致的花窗——网

5、师园蹈和馆三扇鸡翅木的花窗就被搬了进来。在走廊过道旁还有意留出了许多小天井,里面的园林小品也是展品,各有出处,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留园的“古木交柯”等等经典景观都可见到。细看之下,园林的手法还隐在博物馆的布局之中:各展厅的分布摒弃了中轴、对称等通常做法,通过游廊的连接,形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移步换景的参观线路,“移景 苏州园林博物馆最早位于拙政园住宅区域内,于一九九二年秋天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现位于拙政园西侧,始建于二00五年十月,建筑面积达三千三百九十平方米,在保留原来民国时期二层小楼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层建筑。整个新馆分成

6、序厅、园林历史厅、园林艺术厅、园林文化厅和结束厅几个部分,其中园林艺术厅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取景”、“借景”等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时时可见。在外观上,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保持了粉墙黛瓦的苏州民居特色,与周围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经典代表作相协调。在内部有限的空间内,为于“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新馆主体部分没有设墙,可以按照陈列需求灵活增减隔断。展出的虽是古典园林,但新馆却充分利用电脑、电子显示屏、电子地图等现代科技设备,用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手法表现园林的精巧细致。此外,古代造园场景模型、一百五十年前的虎丘塔模型、经复原的已经消失的苏州园林博物

7、馆里设有园林历史厅:展示了苏州园林历经春秋战国、发展晋唐五代、繁荣于两宋期,盛景于明清朝代。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又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园林的历史之久、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是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苏州的园林以其艺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是中国园林最佳的完美典范。园林遗迹模型等的布置,也使园林博物馆新馆成为参观者读懂苏州园林的“教科书”苏州园林里还设有园林艺术厅,在园林艺术厅里详细展示了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造园手法.有着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又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艺术风格的造园场景模型:沦浪亭、

8、网狮园濯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