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悬浮聚合新型四元分散体系

PVC悬浮聚合新型四元分散体系

ID:38194134

大小:662.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7

PVC悬浮聚合新型四元分散体系_第1页
PVC悬浮聚合新型四元分散体系_第2页
PVC悬浮聚合新型四元分散体系_第3页
PVC悬浮聚合新型四元分散体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PVC悬浮聚合新型四元分散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1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Vol.27,No.12000年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2000新型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悬浮聚合PVC树脂———颗粒特性与加工流变性能研究秦倩华幼卿(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摘要:采用GPC、SEM、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和HAAKE转矩2流变仪等研究了小试规模新型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悬浮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颗粒形态和加工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与通用的三元复合分散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选品牌和适当配比的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所得树脂的颗粒形态和流变性能

2、较之三元复合分散体系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更为优异;前者的生产成本较之后者显著降低。关键词:聚氯乙烯;四元复合分散体系;颗粒形态;加工流变性能中图分类号:TQ32513A不同)。引言以上样品均由6L釜所产、锦西化工研究院提90年代以来,聚氯乙烯(PVC)树脂以4%~供。5%的年增长速度持续增长,但其生产发展速度仍1.2测试方法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目前,国外聚合釜正朝着大1.2.1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Waters150C型3型化发展,而国内30m釜占了PVC生产能力的GPC(美国产),溶剂THF,温度25℃。普适校正关60%左右。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提出了系如下:3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

3、前提下,将30m聚合釜1+αPS1KPSlgMPVC=lgMPS+lg生产强度提高50%的指标。1+αPVC1+αPVCKPVC式中,KPS=0116μL/g,αPS=01706;KPVC=0115文献[1,2]报导,采用多元复合分散体系,可以得到颗粒形态良好的PVC树脂。加入高效复合μL/g,αPVC=0177。引发剂可以提高树脂的单釜产量。本文研究小试规1.2.2颗粒内、外形貌HITACHIS23200NSEM(日本产)。将试样置于粘有双面胶带的样品台上,模新型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悬浮PVC树脂的颗粒形喷金,用SEM观察颗粒外部形态。将试样用聚乙态与加工流变性能,为提高树脂质量、降低树脂成烯

4、醇包埋,切片,用SEM观察颗粒内部形态。本提供理论依据。1.2.3孔隙率测定采用四氯化碳法比较各样品1实验部分的孔隙率。在已知质量的2#砂芯离心试管中称取样品约2g(精确至01001g),将此试管置于四氯化1.1样品碳中浸泡20min,然后在离心器中离心30min(转PVCⅠ,采用HPMC、高醇解度PVA、中醇解速为2000r/min)后称重。孔隙率按下式计算:度PVA、助分散剂四元复合分散体系(A);PVCⅡ,采用HPMC、高醇解度PVA、助分散剂三元复孔隙率=Δms/ρs×100%Δms/ρs+m/ρ合分散体系;PVCⅢ,采用HPMC、高醇解度其中,Δms为样品颗粒吸收四氯化碳后质量增量

5、;PVA、中醇解度PVA、助分散剂四元复合分散体3ρs为四氯化碳的密度,取11594g/cm;m为样品系(B)(分散剂组分同A,但牌号不同。其他助剂与质量;ρ为样品实测密度(按国家标准GB1033286收稿日期:1999209221法测试,其中浸渍液选用正庚烷)。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2511201205)1.2.4流变性能和加工流变性能3211毛细管流第一作者:女,1974年生,硕士生变仪(英国产),PVC粉料于170~180℃在开炼机第1期秦倩等:新型四元复合分散体系悬浮聚合PVC树脂·23·上塑化成片,粉碎,于180℃下测定并绘出切应力表1PVC试样的平均相对分子

6、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切变速率(τ~γÛ)、表观粘度—切变速率(ηa~γÛ)孔隙率曲线Table1Theaveragemolecularweight,itsdistributionand;Rheocord9000HAAKE转矩流变仪(西德porosityofPVCsamples产),175℃,50r/min下测定试样的熔融时间、最大转矩与平衡转矩。试样MnMwMw/Mn孔隙率/%Ⅰ74490114112115319112结果与讨论Ⅱ6829510400611521519Ⅲ71732108593115115122.1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孔隙率和颗粒形态质量相差不大,其大小顺序为Ⅰ>Ⅲ>Ⅱ,相

7、对分表1为PVC试样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子质量分布基本相同。分子质量分布和孔隙率。图1~3为PVC试样的颗粒外部、内部形态。表1结果表明,3个PVC试样的平均相对分子图1PVC试样颗粒群体外部形貌Fig.1ExternalmorphologyofPVCparticlegroup图2PVC试样单个颗粒外部形貌Fig.2ExternalmorphologyofPVCsingleparticle图3PVC试样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