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方案

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方案

ID:38205403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方案_第1页
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方案_第2页
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方案_第3页
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宁乡五中2012年上学期高效课堂建设指导方案一.教学计划开学前,全面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了解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措施得力,可操作性要强。二.导学案1.编制导学案程序:备课组根据内容提前确定每一节课的编制人,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进行研究,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包科领导参与组织研究。定稿后印发给每位老师,电子稿上传至各科教研组长,实现资源共享。2.编制导学案要求:①编制者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大功夫,大胆整合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及课型特点,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分层,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

2、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②导学案内容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学习反思)、课后延伸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导学案应有所侧重:可先学后教,可先教后学,可温故而知新等);训练内容要分层设计,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注重限时训练。③导学案编制体例要规范,要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等内容。三.上课要求1.用好学习目标,引领课堂方向。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三维学习目标,并向学生简要解读,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要

3、注意情感目标的体现。并且各个学习环节都要紧扣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力以赴、积极思维、迅速行动,注意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时间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结束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对重要知识加以强化和落实。2.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知识点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要有自学指导和时间限定。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小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坚持分层讨论原则,

4、对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提交全班讨论解决。任课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讨论不分层或层次不明显、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的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4.展示交流,精讲点拨。这是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①老师备课时要设计好学生展示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展示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展示有针对性。②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主动点评,老师可提前帮助学生做好展示和点评的准备。③学生书面展示要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多个小组同时展示,板书认真工整,点评规范大方。④保证脱稿展示和点评,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形式多样,展示要有深度和价值,展示

5、的内容对其他同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可以是正确过程,也可以是错误教训,可以是总结沉淀的方法规律,也可以是对题目的拓展提升。⑤展示和点评全员参与,严防课堂变成几个同学的独角戏。展示的问题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班级要创设一种安全环境,让每一个学生敢于展示,勇于点评,不怕说错。⑥学生点评时,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帮助,可以在学生争论不休时给出—个肯定结论;可以帮助学生修正完善答案并总结方法技巧;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结论。⑦老师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

6、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⑧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是否合适、声音是否宏亮、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等。⑨课堂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如概念、规律、原理、公式、定理、事件等,注重突破原有的认识,注重核心观念的树立和方法的落实,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和功能。⑩老师的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重点,点规律方法,点透,点到位,注重整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5.总结反刍,当堂测评。①要组织学生认真反刍当堂学习内容,构建清晰的课堂知识网络,当堂内容当堂清出底子,迅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②组织班委或小组长对学习内

7、容和学习小组成员课堂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评选出课堂表现最佳个人和最佳学习小组。(各班予以公示并存档)6.布置作业。作业要精挑细选,分层布置,督促小组长收齐并及时上交。四.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三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训练(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方法的训练(作业),布置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究的训练(作业)。“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负荷(过难过多)的作业。要对优等生、中等生、待优生做到分层布置作业,基本题目、提高题目、研究性题目各有侧重。各科布置适量作业:语文: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六

8、篇,小作文10篇,日记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定数,大作文要全批全改,其中,教师批阅不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