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_刘津

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_刘津

ID:38206699

大小:193.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_刘津_第1页
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_刘津_第2页
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_刘津_第3页
资源描述:

《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_刘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卷第2期ChinaJournalofHealthPsychology2010,Vol18,No.2·235·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刘津①【摘要】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就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做一综述。主要介绍了亚健康的检测包括症状标准检测、量化检测、心-M理功能衰退指数(MDI)健康评估法、量子检测仪、“一滴血”检查、TT热成像、虹膜检测、中医经络检测等,并介绍了亚健康的评估方法包括以既存疾病验后诊断案例为基础的无创型评估模型及以亚健康-疾病时间序列趋势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有创型流行病学评估模型。【关键词】亚

2、健康;检测;评估;综述1亚健康的概念态”,也称亚临床期,已出现了明确的病理改变,只不过临床症亚健康最早是前苏联学者H·布赫费提出的,也叫“第三状尚未明朗化,如隐匿性糖尿病、尚未出现临床的肿瘤及没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及“前临床”等。世界卫生组织症状的高血压等。其实这些已不符合亚健康状态,而是进入病(WHO)1948年的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态了,只不过尚未引起临床觉察或未能做出明确诊断而已,况[1]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除了且有些人当主观上无不适时,常无客观检查的要求。目前,许[

3、3]健康和疾病之外,还有一种状态就是虚弱现象,这种虚弱现象多学者统计我国人群亚健康状态可达60%~70%。以往这就是亚健康。亚健康的本质就是虚弱现象。亚健康可分为3个些人群因为够不上疾病,没有客观的检测方法而忽略了亚健[2]状态:首先可纳入亚健康领域的是心身轻度失调状态。也就康的存在,虽然有主观感觉但往往得不到有效干预。本文就目是说,有时疲劳不堪、情绪低落、心情烦躁、讷呆、失眠等心身前亚健康检测及评估方法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失调表现,但时好时坏,时轻时重,有时又表现睡眠香、纳和、2亚健康的检测无特殊不适,呈现出周期性特点。这些失调常常是

4、心因性、行2.1症状标准检测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为性的。过于疲劳、压力过大、面临重大挑战或挫折等心理应况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激常可引发,比较多的出现在中青年群体之中。其次是“潜临称为“不定陈述综合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了诊断标准,[4]床状态”,这种状态是亚健康的主体,是指已出现了与某些疾其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病相关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发展成为某一类病理损害的极大2.1.1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病史不少于可能,或已启动了向某些病理改变的态势。再次是“前临床状6个月,且目前患

5、者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个人生活及社[6]杨杰.专科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昆明冶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082110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215[16]NancyDarling,LaurenceSteinberg.ParentingStyleascontext:An[7]张海霞.大学生的压力现状及缓解对策[J].科教文汇,2008,9(3):IntegrativeModel[J].PsychologicalBulletin,1993,113(3):4872582

6、60496[8]MlsraR,MeKeanM.Collegestudents,academicstressanditsrela2[17]赵冬梅,山口裕幸.大专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tiontotheiranxiety,timemanagementandleisuresatisfactions[J].理学杂志,2006,14(1):69271AmericanJournalofHealthStudies,2000,16(l):41251[18]PeterMuris,HenkSchmidt,RebeccaLambrichs,

7、CorMeesters.[9]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Protectiveandvulnerabilityfactorsofdepressioninnormaladoles2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9(3):329cents[J].BehaviorResearchandTherapy,2001,39:5552565[10]齐平,吴金昌.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19]谢金凤,王承明.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教育科学,2004,(6):70272[J].

8、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8(3):53255[11]李伟,陶沙.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作[20]答会明,李梦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