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操作之术口换药及拆线

临床操作之术口换药及拆线

ID:38214088

大小:18.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临床操作之术口换药及拆线_第1页
临床操作之术口换药及拆线_第2页
临床操作之术口换药及拆线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操作之术口换药及拆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伤口拆线(一)目的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愈合伤口或感染伤口均需拆线。所以外科拆线尤指在缝合的皮肤切口愈合以后或手术切口发生某些并发症时(如切口化脓性感染、皮下血肿压迫重要器官等)拆除缝线的操作过程。(二)适应证1.各种伤口缝合后一般于术后3天更换伤口敷料,检视伤口愈合情况;2.如伤口有明显红肿、压痛,局部张力增高等感染征兆时,则应及早间断拆线或拆除有关部位的缝线;3.无菌手术切口,成人患者一般可恨据部位不同,按如下时间拆线。头、颈、面部伤口4—5天拆线;胸、腹、背、臀部伤口7—10天拆线;双上肢伤口9—10天拆线;双下肢伤口9—11天拆线;手足背伤口10—12天拆线;足底部伤口

2、10—15天拆线;减张切口14一16天拆线;腹壁伤口裂开再次全层缝合伤口15—18天拆线。(三)准备工作1.告诉病人拆线过程非常简单,痛苦微小或基本上没痛苦,解除病人心理紧张。2.小儿病人位于颜面部的多针精细缝合伤口。可于时间短暂的全麻下进行(如氯胺酮麻醉)。以免病人哭闹造成误伤。必须注意,全麻应在适当的场所由麻醉医师施行。3.无菌换药包,小镊子2把,拆线剪刀及无菌敷料等。(四)操作方法1.一般部位用酒精棉球皮肤消毒。颜面部、会阴部、粘膜、婴幼儿皮肤用0.1%新洁尔灭棉球皮肤消毒。先清洗干净伤口血迹,并浸湿缝线线头。使线头不粘在皮肤上。2.操作者左手持血管钳或镊子,夹住线头,轻轻向

3、上提起。用剪刀插进线结下空隙,紧贴针眼,从由皮内拉出的部分将线剪断,向对侧拉出。全部拆完后,用消毒液棉球再擦拭一遍,盖无菌敷料,包扎固定。3.如伤门缝线针孔明显红肿说明有线孔炎的情况,可用10—12层70%酒精纱布裹敷,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以减缓酒精挥发,最后用绷带适当加压包扎,以后每日换药一次。(五)注意事项1.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术原则;2.术后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局部敷料酌情保留适当时间即可解除。(六)禁忌症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3.老年患者及幼儿;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4、。换药术【适应证】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6.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准备工作】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2.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镊子2把,剪刀1把

5、,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碘伏棉球、胶布等。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2.【操作步骤】1.用手取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及外引流物;与伤口粘着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湿润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2.用两把镊子清洁伤口,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接触敷料作为传递。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洗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由内向外,注意移除创口内异物、线头、死骨及腐肉等。棉球一面用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严格防止将纱布、棉球遗留在伤口

6、内在换药过程中,假如需用两把镊或钳子)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必须使相对干净侧(左手)镊子位置向上,而使接触伤口侧(右手)镊子位置在下,以免污染。3.分沁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冲洗。如需放置引流,应先用探针或镊子探测创腔方向、深浅和范围,然后再用探针或镊子送入油纱布或引流条,或浸过雷夫努尔药液的纱布引流条,但不能塞得太紧。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烧灼,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的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5.一般无严重感染的平整创面,用凡士

7、林纱布敷盖即可。感染严重的伤口,可用0.05%新洁尔灭,0.02%醋酸洗必泰等洗涤或湿敷,亦可用黄连软膏,去腐生肌散等中药外敷。化脓伤口可用优锁溶液洗涤或湿敷。特异感染,可用0.02%高锰酸钾湿敷。6.最后,覆盖无菌纱布(一般为8层),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如换药者已接触伤口绷带和敷料,不应再接触换药车或无菌换药碗(盒)。需要物件时可由护士供给或自己洗手后再取。各种无菌棉球、敷料从容器中取出后,不得放入原容器内。污染的敷料立即放入污物盘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