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2016.11

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2016.11

ID:38233282

大小:53.1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7

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2016.11_第1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2016.11_第2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2016.11_第3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2016.11_第4页
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2016.1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2016.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祝二中高三第1学段教与学质量诊断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诊断设计者:张国理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本土的户籍制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政府实行户籍登记制主要是为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及摊派徭役提供凭据。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逐步发展成为集迁移控制和利益资源分配于一体的结构严密且功能强大的系统性政策,以一九五八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

2、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该法规确立了以常住人口为主,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基本原则,明确地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种二元结构的封闭式的户籍管理模式构成了世界罕见的城乡壁垒,它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城市福利和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的城市就业制度,

3、从这个意义上讲,户口本成为中国人之间身份及待遇差别的一大标志,户籍制度是留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烙印。客观地讲,传统户籍制度对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等,确实起到了“铁篱笆”似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滥觞于农业和计划经济的传统户籍制度已经明显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铁篱笆”似的户籍制度不仅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在客观上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感情。作为户籍制度配套实施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制度,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基

4、础上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这种“剪刀差”政策无疑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动力。毋庸置疑,广大农民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及发展作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牺牲。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因生计所迫而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不可能取得合法的“市民”身份,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及社会地位,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感都没有,因而这些处于城市边缘的“打工族”对城市生活缺乏认同感和参与感,这在相当程度上窒息了他们投身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另外,曾几何时“农转非”指标成为权钱交易的资本,有关部门在办理“农转非”时,“走后门”

5、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一言以蔽之,既失公正又缺效率的传统户籍制度是一项负面效应甚多的壁垒型政策。1、(3分)下列对“户籍制度是留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烙印”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户籍制度中,单方面地规定了农民由农村迁往城市的一系列特别严格要求。B、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城市福利和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的城市就业制度,而农村不能。C、户籍制度使户口本成为中国人之间身份、待遇、思想、学识等一系列差别的重要标志。D、作为户

6、籍制度配套设施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上差异很大,即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抬高工业产品的价格。2、(3分)下面对传统的户籍制度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于城市边缘的“打工族”对城市生活没有认同感和参与感,从而窒息了他们投身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B、户籍制度是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现有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原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都改变了。C、户籍制度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D、在市场经济下,“农转非”成为钱权交易的资本,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来源:高考试题库]

7、3、(3分)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户籍制度严重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感情,因而农民对城市怀有一种天然的敌意。B、户籍制度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筑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堵住了农民走进城的一切通道。C、传统户籍制度有诸多缺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没起过什么积极作用。D、传统的户籍政策既失公正,又缺效率,在经济大潮冲击下,户籍政策改革势在必行。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

8、、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