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ID:38244238

大小:441.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1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_第1页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_第2页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_第3页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_第4页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0卷第5期地质科技情报Vol.30No.52011年9月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Sep.2011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高建1,马德胜1,侯加根2,杨子玉3(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3.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大港300280)摘要: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多样,不同岩石相的含油性、渗流性能及油水运动存在差异,以此可以寻找砂砾岩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研究表明:通过野外考察和岩心观察及FMI测井分析,砂

2、砾岩储层可以划分出7种类型的岩石相,其中片流成因的交错层理-细砾岩相和平行层理砂岩相大孔粗喉,饱含油,渗流性能最佳,注水开发快速水进;杂基颗粒支撑—中粗砾岩相和含砾块状粗砂岩相属于中孔中喉,油浸、渗流性能次之,开发效果好;杂基支撑无序—泥质砾岩相和波状层理粉细砂岩相储层的含油性和流动性最差。结合生产动态信息,杂基颗粒支撑-中粗砾岩相和含砾块状粗砂岩相是后期开发调整的目标岩石相。关键词:洪积扇;砂砾岩;岩石相;渗流机制;开发特征;剩余油分布中图分类号:P618.130.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849(2011)05-0049-05洪积扇储层是干旱气候条件下,洪水携带大量砾岩相,中

3、部为片流沉积的细砾岩相和河道沉积的[1-2]粗碎屑形成的、具有多期事件沉积特点的储层,砂岩相,顶部为洪泛沉积的少量泥质粉砂岩和泥岩储集层岩石成分复杂,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对相(表1)。于洪积扇储层的非均质性研究,伴随着油藏开发的表1单期水道岩石相类型深入从没有停止过,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层出不Table1Lithofaciestypesofsinglestagechannels[3-10]穷。笔者主要从洪积扇储层的岩石物理信息出岩类岩相类型沉积特征发,确定不同岩石相的划分标准及沉积成因,利用测泥岩相棕色-杂色泥岩相块状-水平层理波状层理粉细砂岩相波状层理,薄层状试分析资料,从微观角度解释岩石相

4、的含油性和流砂岩平行层理砂岩相以细粒为主,分选中等,平行层理动性差异,最后结合生产动态确定其开发特点,为后相含砾块状粗砂岩相正粒序,底部冲刷或明显接触,块状层理期调整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交错层理-细砾岩相以细砾为主,交错层理砾岩杂基颗粒支撑-中粗砾岩相砾石略有分选、磨圆,见粒序层理研究区为克拉玛依油田三、四区中三叠统克拉相杂基支撑无序-泥质砾岩相混杂结构,无分选、磨圆,块状构造玛依下亚组储集层,为一套近源快速堆积的洪积扇[11]沉积物。岩性以灰绿色、杂色砂砾岩为主,砾石(1)杂基支撑无序—泥质砾岩相这类岩相最成分以绿灰色、黄绿色变质岩为主,次为火成岩,一大的特征是砾、砂、粉砂、泥混杂堆积,分选

5、极差,泥般为次棱角状和次圆状,粒径最大在10cm以上,一(粉砂)质体积分数高,甚至可大于50%,主要发育般为1~3cm,分选差,胶结疏松,胶结类型为接触在靠近扇根处。-压嵌式,接触关系为点接触。克拉玛依下亚组分野外观察发现这类砾岩单层厚度较大,常为2为12个单层,油层主要集中在4个单层(S7、S7、3-23-1~5m(图1),岩层呈块状构造,内部未见层理,常见7、S6),油层平均厚6.1m,埋深380~450m,平S2-23-2大砾石呈“漂砾”状以及砾石斜立和直立现象;砾径均孔隙度20.7%,平均渗透率205.5×10-32,属μm多为1~3cm,最大砾径为10cm左右;砾石多为棱于中孔、中渗

6、油层。角-次棱角状,砾石体积分数一般大于40%。这种1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特征及其岩相主要为泥石流成因,为一种黏性密度流,砾、砂、成因泥整体搬运,因而分选、磨圆差,属于基质支撑的砂砾岩。对洪积扇储层的野外观察和岩心分析表明,其(2)杂基颗粒支撑—中粗砾岩相岩性以中粗岩石相垂向上呈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底部为泥石流砾岩为主,少量细砾岩,岩石内中粗砾体积分数大于形成的泥砂砾混杂的致密低渗透泥质砾岩相,下部80%,粒级呈多众数分布;基质颗粒支撑,泥(粉砂)为漫流沉积的较高泥质含量的杂基颗粒支撑-中粗收稿日期:2011-01-11编辑:刘江霞作者简介:高建(1975—),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气驱提高采收

7、率研究工作。E-mail:gj940116@petrochina.com.cn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50图1野外露头和岩心泥质砂砾岩照片Fig.1Outcropsandargillaceousconglomeratecore质体积分数低(15%)。形成低缓角度的交错层理(图3)。隐见一些层理,横向上呈较大的楔状体,单层厚1~3m,延伸可见砂砾岩体下切冲刷现象。沉积相对其具有一定较远。岩石中具明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