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_思乡曲_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

试论_思乡曲_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

ID:38245318

大小:252.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1

试论_思乡曲_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_第1页
试论_思乡曲_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_第2页
试论_思乡曲_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_第3页
试论_思乡曲_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_第4页
试论_思乡曲_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_思乡曲_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8期怀化学院学报Vol27No82008年8月JOURNALOFHUAIHUAUNIVERSITYAug.2008试论思乡曲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郝军(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优秀小提琴演奏家、著名作曲家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他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创作音乐的发展长河中,马思聪的创作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马思聪思乡曲作品的分析,来彰显马思聪的音乐创作风格全貌。关键词:思乡曲;马思聪;音乐创作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

2、编号:1671-9743(2008)08-0057-05马思聪,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1912年马思聪也是这样的音乐家,他一生追求博爱、自由和民主,这与他5月7日生于广东海丰,12岁跟随大哥赴法国学习小提琴,先后入从小生活在异国环境中不无关系。马思聪从12岁到19岁都是在南锡音乐院、巴黎音乐院随蒲虚理和奥别多菲尔学习小提琴,随毕法国度过。这段时间正是人的一生对环境比较敏感和接触能力最能蓬学习作曲。1931年回国,在多所音乐院执教和担任领导工作,快的时期,是奠定思想的重要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马思聪在异并积极从

3、事抗日救亡、反蒋等革命工作。解放后,以高度的热情参国所形成的世界观、思想方法及艺术观点,影响了他一生,正如李加新中国的建设,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1967年,由于不甘忍凌在我所了解的马思聪一文中谈及:!马思聪是一个民主人士,受!文化大革命∀的血与肉的摧残,因而赴美定居。一个自由主义者∀。因此,他回国后,追求和平、民主和正义。当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是从留法回国后才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时,他看到中国共产党给中国的前途带来了希望,看到日寇对国土1936年,他首次来到北平,听到了新鲜的北京大鼓,从此扎根于民的吞并和国民党的腐败,满

4、腔热情地歌颂革命,旗帜鲜明地反帝、族音乐研究与创作的土壤,在收集北方民歌过程中,他选取了几首反蒋,渴望建立一个博爱、和平、民主的国家。绥远民歌,于1937年完成了小提琴独奏曲绥远回旋曲(第一回这一基本思想表现在思乡曲中,首先,其音乐主题取材于绥旋曲)和绥远组曲(内蒙组曲)。远民歌城墙上跑马,如例1。绥远组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史诗,第二乐章思乡这是一首非常朴实而简单的内蒙后套地区(解放前的!绥远曲,第三乐章塞外舞曲。作曲家采用组曲形式使三个乐章既相省∀)民歌,在那一片赤贫的土地上,人民

5、不堪重利盘剥,背井离乡,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统一于一个标题之中。观一斑而知其全貌。哼出了这几句浸满泪水和乡愁的民歌,以城墙上跑马掉不回头这本文试就马思聪的思乡曲,来探讨他的音乐创作。个简单的事实和道理,反映出他们流离失所,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众音乐思想马思聪在处理这首民歌时,不论是从旋律还是从情绪上都没有作作为一个音乐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人。不论大的改动。在旋律上几乎是完全搬用了民歌的曲调,如例2。是莫扎特、贝多芬,还是柴科夫斯基、德彪西,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在情绪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我采

6、用的是一首短的民歌,我没国思想。在乐曲中深深地渗透着对故乡的怀恋和赞美。故乡的热有改动原调的思乡的真意∀。土,故乡的亲人,安谧的草原和熟悉的驼铃##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还可以从思乡曲标题本身得出反映,原另外,马思聪的爱国思想还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如大合民歌不是这个标题,马思聪取这个标题一方面可能出自于原民歌唱、群众歌曲以及各种形式的器乐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和情绪,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热爱和眷恋故乡的爱50年代,有人曾批判过马思聪的作品是!形式主义∀,!听众流收稿日期:2008-08-03作者简介:郝军(1970-),女,宁夏

7、银川人,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从事声乐、古筝教学及研究。(58(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8月着汗炼钢,握着锄头翻地∀和!马先生的演奏∀不协调等等,这些都格的开放性的理解,他反对保守、反对陈旧,给民族风格溶进新鲜是错误和荒谬的。不错,马思聪确实是一个!学院派∀的作曲家,但的和现代的音乐语言,不断创新。这就像我们目前的对外开放,用他却时刻在追求着音乐作品的大众化,只不过作为一个作曲家,他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来武装和提高我们的文化和科技一样,马力争使自己的作品高度艺术化,但艺术化的目的还是为了大众化,思聪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是这种

8、观点,并在这种观点支配下,积极地为了使每一个听众都能成为他的作品的知音,他永远走着为人民付诸实际行动。而歌唱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苏夏教授曾在他的论马思聪的音乐在前文中提及,马思聪从小在国外生活和学习奠定了他的艺创作一文中说:!雅俗共赏,几乎成为他音乐创作中的一个原调∀。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