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

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

ID:19702227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5

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_第1页
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_第2页
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_第3页
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_第4页
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马思聪是著名的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他的一生创作的每一首小提琴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他的创作特点经常是选取一个短小的中国民歌旋律作为的主题。从而创作出一首完整的乐曲。其中。他以内蒙民歌为主题写成的《思乡曲》,是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受到很多人喜爱的一部作品。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其音乐创作的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马思聪;小提琴;思乡曲;曲式结构;和声    小提琴是一门源于西方的艺术,从20世纪30年代起我国的一些音乐家开始演奏和创作一些小提琴音乐作品。作为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音乐家们的杰出代表,马思聪集小提琴演奏与创作于一身,以他

2、高超的才华和技艺创作了一些优美的小提琴作品。它的创作标志着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正式开始,也孕育着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他的一生创作的每一首小提琴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他的创作特点经常是选取一个短小的中国民歌旋律作为的主题,从而创作出一首完整的乐曲。其中,他以内蒙民歌为主题写成的《思乡曲》,是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受到很多人喜爱的一部作品。    一、及作品介绍    马思聪,1912年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925年赴法国学习音乐,先从私人学琴,由于具有非凡的音乐天赋,在名师指点下演奏技巧迅速提高,后改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被誉为“东方神童”,除了主修小提琴外,还系统地学

3、习了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钢琴、单簧管等课程。1929年,马思聪回国,开办了数场音乐会,引起了中国音乐界的轰动。1930年马思聪再次赴法学习作曲,1931年学成回国,创办广东音乐学院,继而在香港创办华南音乐学院,兼任院长。1932年回国并任教,1949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1952年至“文革”前,马思聪一直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以后放弃演奏,专门从事创作,1966年11月经香港赴美国定居,1987年因病于美国费城逝世。  马思聪是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同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他在西洋大小调体系的作曲技法中

4、加入了许多具有中国民族风格、民族语言的音乐特征,在小提琴音乐的民族化方面做了许多优秀的实践。马思聪是在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接受的音乐教育,从事小提琴音乐创作。在这段时间的音乐创作领域民族主义中,现代主义、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创作手法仍然非常盛行,马思聪的大量小提琴曲,多是采用民间音乐素材作为主题来创作的。例如他创作的《思乡曲》在民族化方面就很有特点,他运用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作为这部作品的主题,引申发展出一部中国人似曾相识的音乐作品。他的其他一些作品也是运用这种风格来构思的,例如:《牧歌》的主题是由内蒙民歌《耍女婿》的片断发展而成的。《摇篮曲》《两藏音诗》《新疆狂想曲》等一批作品

5、中都运用了台湾民歌、西藏民歌、新疆民歌等各地的音乐作为素材来创作、构思作品。    二、《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乐曲分析    《思乡曲》是1937年马思聪创作的《绥远组曲》(又名《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首。1937年,中华民族正处在最危险的时候,  抗日战争爆发,马思聪在纷乱的战火中,携妻带女四处漂泊。然而,从那时起,马思聪jiu创作出大量题材丰富,体裁形式多样,风格多姿多彩的作品。作品以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为创作素材发展而成,原民歌是当年流行于绥远地区的一首民歌,又称“爬山歌”或“小曲儿”,是凄凉的歌,幽怨的歌,愤怒的歌,反映旧社会人民谋生离家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歌词这样唱到:“城墙上跑马,掉不回那个头,思想起咱们的包头,哎哟我就泪蛋蛋的流。”根据这首民歌创作的这首小提琴曲是我国第一首真正走上国际舞台的小提琴曲,这部作品是中国第一首堪称世界精品的小提琴杰作。马思聪有很多作品采用内蒙古民歌作为创作素材,这些民歌大多具有豪放、朴实、深沉兼具的特征,它们的曲调悠长舒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我国西北地区原先比较贫穷的地方,其土城墙都是很窄的。马在上面跑,只能往前,不能掉头回来,以此为寓意,表达出身他乡而无法归来的游子心中的思乡的感受。原本民歌的旋律具有质朴、优美的特点,小提琴把这个朴素的旋律在中低音区演奏出来,如歌似诉地表现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所怀的

7、思念之情。  全曲为复三部曲式的结构,作品在运用传统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还运用了民间创作中最常用的变奏手法,体现出具有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的结构原则。  全曲一共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示部是一个带再现的有两段反复的三段曲式的结构,结构为A8A8B9A9Ag,其中第一段是民歌的主题,如歌的行板,反复一遍,乐句都呈波浪型线条而递次下降,d商调式,旋律基本与原民歌相同,如诉如泣,音色凄凉,思乡之情非常浓烈,具有怀念和忧伤的色彩。后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