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驱避剂及应用研究进展

昆虫驱避剂及应用研究进展

ID:38259708

大小:374.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昆虫驱避剂及应用研究进展_第1页
昆虫驱避剂及应用研究进展_第2页
昆虫驱避剂及应用研究进展_第3页
昆虫驱避剂及应用研究进展_第4页
昆虫驱避剂及应用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虫驱避剂及应用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4年第10卷第6期CHINESEJOURNALOFHYGIENICINSECTICIDES&EQUIPMENTSVol110NO162004·349·+【专题报告】中图分类号:S48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2781(2004)062349昆虫驱避剂及应用研究进展12麻毅,姜志宽(1.江苏省有害生物防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常州213022;2.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昆虫驱避剂在医学昆虫防治中占有主要地位,进行合成研究取得成功,但由于成本较高,未投入生许多媒介昆虫通过刺叮吸血而传播

2、疾病,还有些吸产。此阶段国内使用的驱避剂主要是邻苯二甲酸二血昆虫虽无传病作用,但对人的骚扰严重,也可引起甲酯。②全国开展大规模研究,取得突出成果阶段。皮肤病。这些害虫孳生地难以控制,且不可能用杀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为了热区抗疟的需虫剂有效地防治。在森林、草原和荒野等环境中生要,国家卫生部组织了全国性协作,参加单位20多活、工作和旅游的人们,尤其是部队指战员,在执勤个,科技人员200余人。研究内容包括天然产物和和训练时,使用驱避剂是重要的防护手段。人工合成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关系,剂型、使用方法[1]驱避剂是一种能使昆虫无法识别和发现

3、其叮咬和毒理学,取得了多项成果和突破性的进展。③目标,从而远离潜在目标的物质。驱避剂可用于皮开展新合成化合物的研究,对已有驱避剂广泛开发肤和衣服等,使使用者免遭蚊、蠓、虱、螨、蜱和蚤类应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科研单等害虫的叮咬,也可用于包装,防止仓储产品遭受有位除了重新开始了新化合物合成研究,对国内已生害生物的破坏。产的DETA驱蚊灵进行广泛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和生产剂型及制剂的单位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1昆虫驱避剂的历史使用的地域越来越广。昆虫驱避剂的使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2昆虫驱避剂的作用机理那时人们使用植物油、

4、烟、焦油等来驱赶或杀死害虫。现代驱避剂的发展从植物性制剂开始,1897年在许多情况下,驱避作用可能是许多生理或生开始用香茅油涂抹在头发上防虱子,20世纪30年化作用的结果。由避蚊胺产生的驱蚊作用通常被认代初合成驱避剂逐渐发展,如1929年发展邻苯二甲为是通过对乳酸受体的阻碍作用,破坏了蚊子的迎酸二甲酯;1937年获得避蚊酮专利;1939年制得驱风飞行能力,从而导致昆虫失去寄主。乳酸存在于蚊醇。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促进温血动物体的气味和汗水中,对雌蚊具有吸引力。了驱避剂的研究,用6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份避在行为研究中,乳酸对于

5、吸引埃及伊蚊是非常必需蚊酮和2份驱蚊醇复配加工成一种制剂用于军队,的,但乳酸本身仅有轻微吸引作用,这就表明乳酸可另外还开发了用在衣服上的其他军用驱避剂,但它能与其他未确定的体味成份有协同作用。在寄主寻们都没有达到理想的防护作用。为此,1956年美国找上,乳酸的作用来自于对吸血后蚊子生理的检测从已筛选的20000多种有潜力的驱蚊化合物中,发研究。埃及伊蚊吸血后就会停止寻找寄主的行为,现了优良品种广谱性驱避剂DETA(避蚊胺),于是其乳酸敏感神经细胞的敏感性下降,这种下降与其第一个避蚊胺产品1956年开始生产,1957年在美国停止寻找寄主的行为是

6、一致的,产卵后其乳酸敏感注册,目前避蚊胺仍是最广泛使用的驱避剂。尽管性恢复正常。该研究支持了这样一个假说:驱蚊剂避蚊胺的毒性使用已有报道,如长期或大量使用会通过影响蚊虫乳酸受体机制而使其停止寻找寄主。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损害,还有儿童过敏反应驱避剂是否对不同节肢动物具有相同的作用机等,但人们认为在通常剂量下这种驱蚊剂仍是安全制,目前还不清楚,文献中也有一些相互冲突的报道的。出现。一方面,避蚊胺对许多其他医学重要的蚤、在医学昆虫抗药性发展和杀虫剂对环境污染的蜱、螨有效,这就表明避蚊胺对节肢动物中的成员具问题出现之后,驱避剂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

7、各地受有基本相同的生理作用。用扁虱检测驱避剂是在其到重视,尤其加强了剂型和使用方法的研究。我国第一对腿的跗节处,用昆虫检测同样驱避剂是在其自建国初期开始了驱避剂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①触角处。人们认为这些结构在这两类昆虫中具有一研究与应用的初始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初,国系列类似的地方,而且不同种类的昆虫对驱避剂敏内有少数单位开展研究,对国外优良驱避剂避蚊胺感性的不同仅仅是敏感程度的不同,没有发现在响·350·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4年第10卷第6期CHINESEJOURNALOFHYGIENICINSECTICIDES&EQUIPME

8、NTSVol110NO162004应类型上有什么根本不同。另一方面,实际上还没有效时间短,密度低则有效时间长。但超过一定范有发现果蝇和线虫的嗅觉受体的基因代码有一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