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MR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

动态增强MR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

ID:38263346

大小:530.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动态增强MR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_第1页
动态增强MR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_第2页
动态增强MR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_第3页
动态增强MR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_第4页
动态增强MR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态增强MR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124·主鱼堕壅堕堂墅堡垒查垫!Q笙笙兰!鲞筮三塑』曼!垫鱼!i旦坚鲤!里!基i坚曼:兰Q!Q:121:三!:塑竺:兰动态增强MR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ThedynamicenhancedMRfindingsofretroperitonealliposarcom章顺壮1,毛旭道·,马周鹏1,周建军2(1.慈溪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慈溪315300;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32)ZHANGShun-zhuangl,MA0Xu—d∞iMAZhou-pen91,ZHOUJian√lzn2“.DepartmentofRadiology,CixiC

2、ityPeople’5Hospital,CixiZhej妇g315300,China;2.DepartmentofRadiology,ZhongshanHospital,FudanUnivers魂S如,动耐200032,China)【摘要】目的: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MR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ll例,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自旋回波SE—T,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加抑脂和屏气的扰相梯度回波SPGR(或FLASH)3个序列成像,动态增强采用屏气FMPSPGRT。WI快速扫描序列。共3个回合。仔细复习MR扫描结

3、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ll例脂肪肉瘤中,9例肿瘤形态不规则,2例呈类圆形。病灶直径8.7-28.3era。平均15,6cm。所有病灶可见菲薄包膜,包膜外侧可见异常信号。肿瘤内脂肪成分SE—T.WI呈高信号,内可见低信号分隔和大小不等的软组织结节或肿块;SPGR-T1WI脂肪抑制扫描病灶内脂肪信号明显下降;FSE一%Wl脂肪抑制肿瘤内的脂肪成分呈低信号.信号强度略高于腹壁脂肪或与之相仿,包膜、分隔、结节或肿块呈高信号;SPGR—T。WI脂肪抑制动脉期脂肪成分无强化,包膜、分隔.结节或肿块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8例;门脉期扫描包膜、分隔、结节或肿块进一步强化,

4、脂肪成分无强化。结论:MR有助于显示腹膜后脂肪肉瘤脂肪成分与正常脂肪的差异,有助于显示肿瘤包膜及包膜浸润,有助于显示肿瘤分隔和小结节,动态增强MR有助于其诊断。【关键词】脂肪肉瘤;腹膜后肿瘤;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735.4;R730.262;R4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062(2010)02-0124—04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发病率很低,绝大多数为恶性,以脂肪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相对多见,脂肪肉瘤超过其中的一半。一些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化提示为去分化的脂肪肉瘤【l_习。有关脂肪肉瘤MR表现及动态增强的研究较少,

5、本文重点讨论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MR特征及动态增强表现,期望能为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些参考。1材料和方法收集慈溪市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8年7月一2009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ll例,男7例,女4例,年龄34-71岁,中位年龄61.5岁。临床症状包括腹胀、腹部包块、腹部隐痛、体重减轻等。MR扫描分别采用GESigna1.5T和SiemensTIM1.5T,采用体表线圈,平扫包括自旋回波SE-T,WI、快速自旋回波FsE(或TSE)—T2WI加抑脂和屏气扰相梯度回波SPeR(或FLASH)T,WI脂肪抑制3个序列成像,动态增强采用屏气

6、FMPSPGRTlWI快速扫描序列,共3个回合。层厚4.0mm。间隔1.0ram,对比剂采用Gd—DTPA,于肘前静脉注射,剂量为15-20ml或0.15-0.20mmol/kg,注射速率1.5—2ml/s。所有患者均经平扫、动脉期(对比剂开始注射后20s开始扫描)和门脉期(对比剂开始注射后80s)扫描。所有影像资料均经3名高年资医师分析阅片,分别确定软组织肿块大小、形态和范围,MR信号特征以及病变的强化程度等。MR扫描结果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收稿日期】2009-04-10;[修回日期12009—06—20【作者简介1章顺壮(1966-),男,浙江慈溪人,副主任

7、医师。2结果1l例脂肪肉瘤中(图l一3),肿瘤形态不规则9例,类圆形2例。直径8.7-28.3cm,平均15.6cm。9例肿瘤沿筋膜和组织器官间隙生长,包绕、推挤或侵犯邻近器官。所有肿瘤均可见包膜。包膜壁较薄,包膜外侧可见异常信号,为肿瘤突破包膜侵入邻近正常结构。肿瘤内脂肪成分SE-T。WI(图1a,2a,3a)呈高信号,其信号强度稍低于腹壁脂肪,内可见低信号分隔、大小不等结节或胂块,包膜、分隔、结节或肿块的信号与肌肉信号相仿。SPGR-T—WI脂肪抑制(图1b,2b,3b)病灶内脂肪信号明显下降,但信号强度略高于腹壁脂肪。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