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BOT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ID:38265910

大小:88.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BOT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_第1页
BOT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_第2页
BOT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BOT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3卷第2期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Vol.23No.22009年4月JournalofJilinProvinceEconomicManagementCadreCollegeApril2009BOT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郭继秋(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1)[摘要]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运营效率低下,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全依靠政府财政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拓宽投融资渠道,BOT模式是最佳选择方式之一。然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利用BOT模式的过程中,还需采取一

2、系列措施加以完善。[关键词]BOT;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657(2009)02-0032-03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表面意思项目直接参与者。在BOT的法律关系中,通常由政府是“建设—运营—移交”,是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国家基的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出面,将基础设施特许给项目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即政府就某个基础公司,政府的特许权对法律关系影响重大,政府的支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持程度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授予项目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三)

3、项目参与方较多,前期工作长,融资成本高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向设施使BOT项目的前期工作既涉及政府部门与外商(或用者收取费用,来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非国有机构)之间的谈判与合作,又涉及许多关联机获取合理回报。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项构,如政府的外经、土地、税务、物价、城建、城市规划目的监督权,特许期届满后,项目公司将该基础设施部门和项目公司、项目投资者、工程承包商、贷款银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部门行、金融、保险机构等,其法律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BOT模式的特点是其他投融资方式所不具备的。与传统方式相比,项目公司承担了项目绝大部分风险,大型项目需要好

4、几(一)BOT模式是一种项目融资年才能最终签订项目协议,发起人要耗费巨资用于项BOT模式是以项目资产、项目有关的权益以及未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咨询和顾问费用以及其它开支,来的运营收益为担保来偿还贷款的项目融资方式。项因此项目前期成本较高。目融资一般分为无追索权融资和有限追索权融资。无追索权融资方式对贷款人风险太大,一般很少采用。(四)BOT具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混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方式对项目发起人来说,可实合经济的特色现资产负债表外融资,不影响项目发起人的借贷资信一方面,它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它的大能力,对政府来说,可以减少政府债务负担,提高项目部分经济行为都在市场上进

5、行,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的运作效率。项目公司的做法本身也包含了竞争机制。另一方面,(二)特许权协议是BOT模式的核心政府和项目公司达成的特许权协议使政府自始至终政府在BOT项目中不仅是项目管理者,而且也是都拥有对该项目的控制权。[收稿日期]2008—12—13[作者简介]郭继秋(1965—),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32·时,伴随着我国20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入,我国的民间资本得到了巨大发展,除了在工(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业、商业和服务业进行投资外,巨额资金仍游荡在资中国近20年的城市基础设

6、施建设速度很快,国家本市场上,急需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基础设施市场由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目前,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资金于具有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成为民营资本追捧的对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出资;二是通过向外国政象。而BOT模式能够把市场化运作和政府监管紧密府、国际经济组织贷款和发行建设债券等方式筹措,两结合起来,既能够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高基础设施种方式都使政府不可避免地背负沉重的财政和债务运营效率,同时又能保证政府不失去对基础设施的控负担。另外,虽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也开始逐步制权。可以说,利用BOT模式建设基础设施是我国基由国家单一投资向多元化结构转变,但政府在基础设础设施市场化运作

7、的必然选择。施投资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大的改变。相对于经济发(一)减轻政府负担,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展势头而言,这种单一化的投资结构越来越难以满足据专家分析:GDP要增长l%,基础设施必须至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据世界银行测算,1999增长l%做保证,并应适度超前。“十五”期间,为实现年至2005年我国总的基础设施投资约需5300亿美元,国民经济增长的目标,国家采取了加大基础设施投仅在今后3年中,就存在22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另入、拉动内需的宏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