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学中的芍药意象

论中国文学中的芍药意象

ID:38269156

大小:2.14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论中国文学中的芍药意象_第1页
论中国文学中的芍药意象_第2页
论中国文学中的芍药意象_第3页
论中国文学中的芍药意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文学中的芍药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作欣赏论中国文学中的芍药意象MASTE⊙王功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RPIECES摘要:芍药是我国传统花卉之一,在花卉题材文学中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芍药题材的创作历程中,芍药有花如彤云,浩态狂香,叶如琉璃的物色之美;胭脂尽透,弱质倚风,万娇千媚的女性之美;天然灵种,寂静不与争宠,比之梅格的品格之美;芍药的写作由物色之美到形象之美,品格之美,映照着中国各代各体文学的特色。关键词:中国文学芍药意象形象特征一、芍药的文学地位《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

2、外,洵且乐。维士①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上古民风充满了神秘。郑樵《通志略》记载:“芍药著于三代之际,风雅所流咏也”,芍药至今约四千年的悠远种植历史。先唐时期芍药意象出现了11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花卉意象排名为:②兰、草、莲、柳、桂、松、竹、桑、桃、桐、柏、梅。芍药只见于2个诗篇中。根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统计,题咏芍药的文有4篇,《芍药赋》《芍药华赋》以及《芍药花颂》2篇。唐代,芍药地位开始衰落,《通志略》记载:“牡丹初无名。故依芍药以为名。亦如木芙蓉之依芙蓉以为名也。牡③丹晚出。唐始有闻。贵游趋竞。遂使芍药为落谱衰宗。

3、”王禹《芍药诗并序》也记载:“然自天后以来,牡丹始盛,④而芍药之艳衰矣”,根据《全唐诗》检索系统,芍药意象出现了97次,存于55篇诗中,题咏芍药的作品14首。而牡丹意象375次,题咏牡丹的作品135首,芍药在数量上大大少于牡丹。宋代,扬州芍药名扬天下,芍药在花卉题咏文学中排名大致与牡丹等齐。根据《2189首宋代咏花词题材构成⑤表》芍药第10位,41首,检索《全宋词》“红药”语词意象有60首,芍药总计应为105首,仅次牡丹(128),排名第6。根据《〈全宋词〉植物词数量统计表》,芍药意象为105次,同杜鹃(104)、黍(105,排名35)大致,宋

4、词中牡丹出现了140次,⑥排名32。芍药题材的文学创作在宋代是一大高峰,笔者检索,《全宋诗》有63首题咏作品,《全宋词》中有16首题咏作品,从意象数量上,《全宋诗》499次,扬州的芍药诗歌有60多首。元明清时期,芍药题材在文学中的创作进一步继承发展。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检索,别集类“芍药”(除去木芍药的次数)在金元时期,70个集子中,出现了173次,其中45首题咏芍药的作品,明洪武至崇祯时期,87个集子中,出现了227次,其中91首题咏芍药的作品,清代,24个集子中,出现了235次,72首题咏的作品。检索“红药”(不排除红药

5、、芍药同时出现在一首诗中的情况),金至元时期,31个集子中,出现了58次,题咏有3个作品,明洪武至崇祯时期,49个集子中,出现了78次,题咏有1个作品,清代,24个集子中,出现了129次,题咏有8个作品。总体来看,题咏作品金元时期48个,明代92个,清代80个。意象意义的稳定,还体现为对于多样化文学的统一性的认识。《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按入选作品数量的统计,芍药在花卉的排名为33,入选作品28首,与梨花(30)、榴花(30)、酴(29)、芭蕉(27)、苔藓(26)、藤花(25)大致⑦的地位,《古今图书集成》中芍药入选作品共计文5篇、诗词74篇、

6、句27,排名18(81),基本与梨花(127)、兰(121)、杏⑧(109)、樱桃(94)、桑(89)、石榴(87)、橘(85)、梧桐(81)地位相当。二、芍药题材的创作历程先唐时期,谢灵运“芍药当阶翻”之句让芍药的美灵动而出,辛萧《芍药花颂》,王徽《芍药华赋》,把芍药的物色特色诠释得恰到好处,描写出芍药晔晔生辉的形象。唐人写诗,摹写自然风物有致,是从对自然物的直接感观出发的,由此可以从诗篇中反观一个人对于时代的态度。初唐张九龄《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从实用角度写下芍药,反映了整个初唐诗歌摹写风物客观求/名作欣赏MASTERPIECES

7、REVIEW/文苑经纬118/文苑实的态度。盛唐时期,统治者的喜爱牡丹,引导了社会(一)芍药的物色美经纬的整个浪潮,没有一篇涉及芍药,体现了文学的功利性物色美,指在生物的自然特征上,个体获得的直观的一面。韩愈《芍药》,白居易《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感受,如鹅掌楸、鸡冠花等。导致学习迁移的一个主要小谢红药当阶翻诗……偶成十六韵》,元稹《红芍药》的因素是相似性,也就是两个物体中具有相当多的共同创作,由观物摹物到移情拟人,再到物我合一,逐渐由成分。物色美发现,正是基于芍药与其他物体之间相R客观之物到移情之物到我心之物,注重理性思维的发似性的特点的迁移性

8、认知。EVIE挥了。1.花色W宋代是芍药题材创作的高峰时期。全宋词中芍药芍药是以花胜的植物,突出表现在花蕊、花瓣、花意象105次,题咏芍药的作品有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