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ID:38220444

大小:170.6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_第1页
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_第2页
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_第3页
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_第4页
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作古代文学欣赏!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石志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关键词:柳絮意象色彩姿态形似神似摘要:柳絮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题材和意象,柳絮首先是作为春天的意象出现的,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的咏絮诗,此后咏絮之作渐多。综观历代咏柳絮之作,人们对柳絮的审美关注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柳絮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征,更是暮春的标志;二是柳絮作为花,文人对其色彩、姿态、韵味的审美把握。人们对柳絮的审美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杨柳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是中国为独立的

2、表现对象进入文人的视野,出现了杨柳赋文学中的重要题材,古典文学中以杨柳为题材的诗创作的高潮,有枚乘的《忘忧馆柳赋》,魏文帝曹词赋作数量非常可观,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丕、王粲、繁钦、应玚都写有《柳赋》,这些柳赋组成部分。在诗歌方面,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中,主要侧重于对柳树枝、干、叶的铺陈描写,彰魏晋南北朝诗》,一共有十八首咏柳诗,据北大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供人们乘凉的实用价值。随着《全唐诗》《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全唐诗》杨柳赋的出现,咏柳诗在六朝也相继出现。相比较中有约四百首咏柳诗,《全宋诗》中约有二百五十而

3、言,人们对柳絮的关注则比较晚。时至晋代,才首。在词方面,据清《古今图书集成》统计,共有出现第一篇吟咏柳絮的赋作,即伍辑之《柳花六十三首咏柳词。在众多的咏柳作品中,吟咏杨花赋》:“步江皋兮骋望,感春柳之依依。垂柯叶而柳絮的作品也相当可观。在《全唐诗》约四百首咏云布,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飘柳诗中,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有二十二首,占百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名。”虽不是单纯分之五点六;在《全宋诗》近二百五十首咏柳诗地描摹柳花,也涉及到柳的枝、叶,但这是首次以中,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为五十四首,占百分之

4、柳絮赋的形式对柳絮的色彩、姿态进行较为形象的二十一点六。另据《四库全书》金至元和明清别集描摹,对柳絮诗的出现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在柳统计,金至清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有七十八首。絮赋出现的相当长时期后,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据《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六十三首咏柳词中,有吟咏柳絮的诗歌。杨花柳絮词十九首,占百分之三十点二。在众多的柳絮首先是作为春天的意象出现的。柳絮作为咏柳作品中,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白居易、刘禹锡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咏春诗中,之间关于杨柳枝词的唱和,传为文坛佳话,对后世如“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

5、风”(梁庾肩吾《春日《柳枝词》的创作影响深远。苏轼的《水龙吟·次诗》),“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韵章质夫杨花词》和周邦彦的《兰陵王·柳》分别绎《和刘上黄春日诗》),这里柳絮同桃花、梅花是词中吟咏杨花和杨柳的名篇。从以上咏柳作品的一样都是春天的风景。在六朝至初唐的乐府《折杨数量和作家广泛参与的程度,可以看出杨柳题材和柳》中,柳絮作为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普遍杨柳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性。的关注。如张正见《折杨柳》:“杨柳半垂空,袅袅上春中。枝疏董泽箭,叶碎楚臣弓。色映长河一水,花飞高树风。莫言限宫掖

6、,不闭长杨宫。”此诗对杨柳的枝、叶、色、花和总体的姿态进行了全柳絮是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柳絮题材经历了方位的描写,并没有凸现柳絮,只是对柳絮进行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直接的叙述,没有用任何修辞手法。江总《折杨杨柳主要由柳枝、柳絮、柳叶构成。柳枝细长柳》:“万里音尘绝,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柔弱,微风吹来,摇曳多姿,柳树在风中的迷人姿遥同天岭雪。春心自浩荡,春树聊攀折。共此依依态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诗经》中就出现了情,无奈年年别。”这里,柳絮和柳枝一样处于比“杨柳依依”的经典描写。时至汉魏,柳树开始作较显眼

7、的位置,并且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01(/23!"!"#$%&’(()名作古代文学欣赏白雪喻柳絮。有体现。杜审言(一作韦应物)的《和晋陵陆丞早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白居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易和刘禹锡对杨柳题材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他曙,梅柳渡江春。”初春时节,梅柳先于桃李等其们不仅开创了乐府《杨柳枝》组诗的创作,还写了他花木发芽吐绿,昭示着春天的到来。柳絮飘飞,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刘禹锡有四首吟咏柳絮的则意味着春天的离去,如“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词,

8、即《柳花词三首》和《柳絮》一首,白居易有飞”(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绿《柳絮》一首,对柳絮的色彩、姿态、神韵进行了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全面形象的描绘。刘白之后,咏柳絮之作渐多,如使君扶侍赴唐州》)。另外,杨花柳絮是杨树柳树杨巨源(又作张乔)的《杨花落》,薛能的《咏柳的种子,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扬,形似棉絮,故花》,张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