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PD-BSA 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

利用RAPD-BSA 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

ID:38271435

大小:223.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利用RAPD-BSA 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_第1页
利用RAPD-BSA 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_第2页
利用RAPD-BSA 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_第3页
利用RAPD-BSA 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_第4页
利用RAPD-BSA 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RAPD-BSA 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学报*,,!,CD(.):-@?a.,*!"#$%&#$’("$)(’("$###############################################################利用!"#$%&’"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索广力!黄占景!何聪芬!沈银柱!!"#$%&’()*(!+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0#1+-2.3#4#2)-",/0102334,5$%6788$’59*.,!,’:;<8$=#$)摘要:以耐盐性差的“

2、冀麦*4”(!)+*+-(52#4*+6(5>+)和其经正定霉素诱变后获得的耐盐突变体?@,!A!B为材料,用*?,个引物在两者之间进行C’/D分析,其中3-个引物扩增出D(’多态性,其相似性系数为,+@B?,证明二者为近等基因系(%7$8A#;EF7%#G=#%7,(H>)。用分株法建立两个I*群体(“冀麦*4”J?@,!A!B和?@,!A!BJ“中麦@”),在两个群体中按照1K’(6:=L7M;7F87F$%<$%$=N;#;)方法分别构建两个对应D(’池(耐盐池和不耐盐池),用上述能扩增出明显多态性的3-个引物在对应的耐

3、盐和不耐盐D(’池之间进行C’/D分析,发现只有0O78E%P4引物在对应的两个D(’池扩增出的多态性在两个I*群体之间是一致的,说明其扩增产物是与耐盐突变位点紧密连锁的C’/D分子标记。关键词:小麦;分子标记;C’/DA1K’;耐盐突变体中图分类号:P@4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BBAB4@(.*,,!),.A,-@?A,-()*+,-.-/0,-1+1.,2*314*/54063067*689-+7*),1,2*’04,%6*8-8,0+/*91/58-+,2*:2*0,;8-+5

4、*!,RQ’()ST$%A"#%F!,RU5E%FAI7%!,KRU(V#%AST:!!,"#$%&’()*KQ0):$%FA>#(!+’%..#7#%/8+/#,-+#&-#4,9#:#+;%)52.<&+6#)4+*=,KT#W#$XT:$%F,-,,!.,5T#%$;*+!"#$%"&’()*+&,-"%%.%/0#1+-2.3#4#2)-",/0102334,5$%6788$’59*.,!,’:;<8$=#$)"?8,60/,:5$==#Y8EZZ$<:877Z68NEEY“"#Z$#A*4”[T7$<(!)+*+-(

5、52#4*+6(5>+)[787#%M:G7ME%Z7M#:ZGE%<$#%#%FST7%FM#%FZNG#%

6、NZE8OT#;Z+9T7;#Z#=$8#;(%7$8A#;EF7%#G=#%7;)+9[EI*OEO:=$<#E%;(“"#Z$#A*4”J?@,!A!B$%M?@,!A!BJ“STE%FZ$#A@”)T$M677%GE%;<8:G<7M:;#%F

7、EZ

8、;GEZ7Y8EZ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