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诗经_与音乐的关系

论_诗经_与音乐的关系

ID:38274195

大小:166.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论_诗经_与音乐的关系_第1页
论_诗经_与音乐的关系_第2页
论_诗经_与音乐的关系_第3页
论_诗经_与音乐的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_诗经_与音乐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求索/2004/10论5诗经6与音乐的关系刘冬颖摘要:5诗经6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音乐史上一诗乐合一)))5诗经6的音乐性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诗、乐、舞在产生之初是一体的、共生的。5诗经6保存了先秦音乐的大量原始材料。在西周的礼钱钟书在5谈艺录#诗乐离合,文体递变6一节里说:/先乐制度下,5诗6乐是作为雅乐的基本文化载体而存在的,民草昧,词章未有专门。于是声歌雅颂,施之于祭祀、军旅、/中和之美0是诗乐的精髓。随着的/礼崩乐坏0出现的/新¹昏媾、宴会,以收兴观群怨之效。0在原始社会中,诗乐不声0,

2、是来自桑间濮上的世俗之乐,这与束缚于礼制的雅乐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乐0的流行,5诗6但是主要的艺术形式,也是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乃至日常的音乐性也就逐渐消失了。5诗6的辞义功能更重要了,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诗的产生最初是由于社为一种纯粹的诗歌形式。5诗经6逐渐被纳入儒家的经典体会生活和礼仪中的音乐和舞蹈的需要,它本身没有独立的系,背负起沉重的教化使命。文学生命。5史记#孔子世家6中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关键词:5诗经6;音乐观念;孔子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

3、由此可得而述,以备王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道,成六艺。0同样说明了那时的诗是乐舞的辞曲填充物。文章编号:1001-490X(2004)10-182-04在最近整理、公布的5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6中,有七只作者: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后,黑龙江大学文竹简记载了40种诗的篇名和演奏诗曲吟唱的音高。这从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0350707]考古实物上证明了,诗本是音乐的组成部分,诗句就是乐曲的词,每一篇诗都有其特定的

4、音高,并不是随意用任何音调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5诗经6,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现都可以自由地演唱。从中也可以推知当时诗乐合一的情实主义文学的基础,而且在音乐上也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况。是我国古代最珍贵的艺术遗产之一。5礼记#乐记6云:/金5诗经6保存了先秦音乐的大量原始材料,共提到了29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种之多的乐器。5诗经6中的三百零五篇诗,是按5风6、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0体现了诗、乐、舞浑然一5雅6、5颂6三大部分来编排的。5风6、5雅6、5颂6三部分的

5、体的面貌。诗作为音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音乐的审美划分,除依据内容不同外,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5风6是相特征必然进入5诗经6,使5诗经6具有音乐性。5诗经6中的对于/王畿0(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诗句,同时也是乐舞的唱辞。虽然远古的旋律和舞姿早已的音乐,十五5国风6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是/王失传,但从5诗经6的字里行间和考古学发现的众多乐器,我畿0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0,/雅0和/夏0古代通用。们还是可以想见当时的音乐观念。在当时人看来,音乐对上博简5孔子诗论6中即称

6、/雅0为/夏0。/雅0又有/正0的意社会风气、对人的道德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诗乐一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即典范的音乐;5颂6则是体的共生关系,让我们在考察5诗经6中的诗篇时,不能不同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时关注当时音乐观念的转变:5诗经6与音乐的关系,不仅表现在5风6、5雅6、5颂6的182乐调不同上,也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形式上。从语言形式上生修养是从诗歌开始,以礼为依据,而由音乐来完成的。那看,些/思无邪0的美好情愫和进退有节的雍容礼仪,借助于演首先,5诗经6以四言齐句为主,兼以杂言,正

7、是与当时奏和舞蹈,用动作体现出来,就成了超越理性认识阶段的音乐的韵律相符合的。/绝大多数的西周钟都是双音/体验0。诗、礼、乐在此浑然一体,凝练成厚重典雅而不失º钟0,自然会形成双拍式的节奏。而双拍式的节奏,又很翩翩风度的君子人格。这样,音乐的意义就在于使人成为自然地会组成四拍式单元。这样,周代音乐的节奏,就很容理性与形式的统一体,使整个人生端庄流丽。这正是历代易和5诗经6的句式结构(即歌词的节奏)相谐和。儒家所理想的礼乐精神,中国文人的精神风貌正是在这种其次,乐调的重复是为了宣泄情感,5诗经6众多诗篇

8、中礼乐精神的源头活水中完满起来。的重章叠句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杨荫浏在评论5诗经6篇章二/中和之美0)))诗乐的精髓结构和句式时,认为乐歌曲式大体可分为十类,而整齐与重»复是其一致特点。汉语自身的特点)))声调的变化,也使在西周的礼乐制度下,5诗6乐是作为雅乐的基本文化得诗章具有一种和谐的旋律,朗朗上口。载体而存在的,庙堂祭典、宴享乡饮、使聘盟会等活动都会第三,风、雅、颂的乐调不同,也使得这三类诗歌在语言使用5诗6乐。5周礼#春官#大师6说,古代乐器大致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