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

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

ID:38274564

大小:167.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_第1页
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_第2页
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_第3页
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10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Oct.,2001第24卷第5期JournalofShanxi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Vol.24No.5=语言文字学研究>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12乔全生,孙玉卿(1.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山西太原030006)关键词:方言研究;民俗;互动关系摘要:方言记载了民俗,民俗反映了方言,方言与民俗密不可分,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呈互动、互补关系。文章从5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关系,指出只有将方言研

2、究与民俗研究结合起来,由民俗收集方言,以方言探索民俗,才能取得新的突破。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35(2001)05-0068-04我国的方言研究,从一开始就同民俗研究结下一方言词语对民俗现象具有凝固作用了不解之缘。通过民俗来收集方言,是方言研究的绝好传统;透过方言来探求民俗,又是民俗研究的必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种文由之路。方言与民俗相生相伴,密不可分,方言研究化现象,是一定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相沿与民俗研究呈互动关系。西汉扬雄采集编纂的5车酋而成的表现在生产活动、交际方式、

3、家庭称谓、社会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6,就是通过/车酋轩使者0深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艺活动和服饰用具等入民间采风,记录了周秦至西汉末年的方言语汇,成方面的习惯。方言是某一地区内的人们所使用的交为汉语方言研究的始祖。东晋常璩的5华阳国志6卷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方言与民俗都是人类社十所云:/此使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主海内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知天下风俗也。0这也是最早然而,应该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俗是第通过方言词语来反映民俗的;北魏颜之推的5颜氏家一性的,方言是

4、第二性的。先有某种民俗,然后才能训6:/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0又产生与之相应的方言词;民俗是产生方言词的基础,是从民俗的角度来解释方言。5礼记#王制6也云:没有民俗就没有方言。然而,民俗的形成和巩固必/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0可见,民俗不同,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民俗形式在同一方言就不同;反之,方言不同,民俗也不同,二者是相地区用不同的方言词表示;同一种民俗现象在不同辅相承,互为补充的。可以说,把方言与民俗结合起的地区又有不同的方言词加以凝固。独特的方言来进行研究,在我国方言研究史上已有悠久的

5、历史词,对于民俗的形成和巩固具有很强的聚集和凝结和良好的传统。以下就民俗与方言研究的互动关作用。民俗方言词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还应看作是系,从5个方面加以论述。具有象征作用的民俗符号。在山西晋南地区,一提=收稿日期>2001-03-26=作者简介>乔全生(1956-),男,山西临汾人,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汉语方言学研究,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孙玉卿(1965-),女,山西山阴人,暨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山西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副教授,从事汉语方言学研究。68起/传袋0、/蹲樽子0两个方言词,就使人联想起两种宜,1

6、0分钱即能进食。现在已经没有10分钱一碗民俗形式。新娘迎娶回来进门时,不能直接从地上的面了,但/阳春面0一词却流传不已。坐北朝南的走,要从前后传递的铺在地上的红布袋上面走过,谓古窑洞是山西大部分地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有之/传袋0,/袋0谐音/代0,取/传宗接代0之意。有的的古窑洞据考已有几万年,甚至更长的历史,窑内有地方新婚礼毕,还要让新娘/蹲新0,俗称/蹲樽子0。火炕,坐具是木墩子。现在多数地区已逐渐被楼房、其方法是用护裙把凳子包上,新娘由伴娘扶着一站砖瓦房取代,火炕换成了木板床或席梦思垫,木墩子一坐,这时调皮的青年在背后趁

7、机把凳子抽掉,如果变成了木凳子或沙发椅,但人们在交际时,还是说伴娘照顾不周,新娘就会跌坐在地上,引得哄堂大/回窑里0、/上炕0、/坐木墩子0。这种现象多出自老笑。民间流传的俗语是:/今年蹲樽子,明年抱孙年人之口,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成为历史。虽然,子,0所以/蹲新0结束有人赶快把凳子送给婆婆抱一民俗方言词比它所记载的民俗更具生命力和永久会儿,祝愿她早抱孙子。性,但随着民俗的消失,方言词就失去自己的对应正是通过这些方言词语的代代相传,才得以更物,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收集、整理民俗方言词尤准确、更持久地传播多种民俗文化。每一个方言词

8、为重要,它为某些民俗的考证提供了活的化石。方就是一个支撑点,它可使某一种民俗更稳定、更完言与民俗发展的不同步性,为我们透过/方言化石0整;每一个特色方言又是一个民俗集合体,它可集一来探寻民俗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和难得的突破口。种复杂的民俗现象于一词。见词生义,由词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