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_刑法方法论之一

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_刑法方法论之一

ID:38278173

大小:84.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3

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_刑法方法论之一_第1页
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_刑法方法论之一_第2页
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_刑法方法论之一_第3页
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_刑法方法论之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_刑法方法论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EOPLE'SPROCURATORIAL法学专论SEMIMONTHLY编者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法学领域,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推动学科的建设,提升法学理论研究水平,作用不可小觑。刑法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与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科学方法的助推和保障。近年来,刑法学方法论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当深入的探讨。在此,本刊“法学专论”栏目分三期连续刊发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兴良关于刑法方法论的文章,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刑法方法论之一│陈兴良*[2]德国学者韦伯在《以学术为志业》一文中,

2、对法学解释学与基础刑法学的区别。而且,我国台湾学者黄作了以下描述:荣坚教授把自己的刑法体系书称为《基础刑法学》,而根据法学思想的原则,人们制定了精确的法典,这恰恰是一部刑法解释学的著作。它部分地受到逻辑力量的限制,部分地受到传统中既我认为,刑法解释学与基础刑法学的区别,主要定法律规范的限制,当某些合法的规则和某些解释方在于思维方法上的差异,即刑法解释学采用司法论思法被认为有约束性时,法律思考就出现了。是否应当考方法,即根据法律的思考,而基础刑法学则采用立有法,以及人们是否应当恰当建立这些法律规范———法论思考方法,即关于法律的思考。上述区分,究其

3、根这些问题是法学回答不了的。它只能声称:如果人们源来自于休谟及康德的当为与自为、应然与实然、价希望有这种结果,根据我们的法律思想规范,这种规值与事实的二元区分论。根据休谟的观点,“是”与“不[1]范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合适手段。是”是一种事实判断,是一个存在论的问题;而“应当”韦伯的上述论断,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法学思维方与“不应当”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价值论的问题,法论问题:关于法律的思维与根据法律的思维。这个两者应当严格加以区分。即,从“是”与“不是”的关系问题,对于法学的学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刑法中中不能推论出“应当”与“不应当”的关系。康德接

4、受了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首先讨论刑法方法论之一———休谟的这一思想,从中引申出事实科学与规范科学的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区分:事实科学探讨的是自然法则,而规范科学探讨立法论的思考是指关于法律的思考,而司法论的的是道德法则。自然法则是一个“是”与“不是”的问思考是指根据法律的思考。在上述两种思维过程中,题,服从于实然律;道德法则是一个“应当”与“不应法律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在立法论中,法律是思考当”的问题,服从于应然律。可以说,立法论的思考是的客体;而在司法论中,法律是思考的根据。当然,韦一个“应当”与“不应当”的问题,而司法论的思考是一伯所

5、说的法学,是指司法论,即法教义学。因为韦伯说个“是”与“不是”的问题。前者是对法的正当性与合理哪些是否应当有法,以及人们是否应当恰当遵守这些性的评判,而后者则是以法律为逻辑起点的推理。应法律规范等问题,法学是回答不了的。这些问题都是该说,这两种思考方法的规则是不同的,但我们往往关于法律的思考,属于法哲学的范畴,是对法的形而混淆,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法律工作者,对于这两上的思考。者都会混为一谈,更何况社会公众。例如,贵州习水嫖在刑法学中,可以分为立法论与司法论,而司法宿幼女案: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被告人袁荣论也称为解释论。以此为标准,

6、可以将刑法学分为立会(女,无业)指使、教唆未成年人刘某某、袁某某采取法的刑法学与司法的刑法学,前者是广义上的刑法威胁手段,先后强行将3名幼女、7名少女多次带到学,后者是狭义上的刑法学。日本大谷实教授十分形袁荣会家中,由袁荣会联系被告人冯支洋等7人嫖象地把刑法解释学称为临床医学,而基础刑法学则是宿。对于该案,检察机关以嫖宿幼女罪对冯支洋等人基础医学。当然,大谷实教授并没有进一步指出刑法起诉,在媒体上披露以后,引起轩然大波,许多网民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62009·第21期法学专论PEOPLE'SPROCURATORIALSEMIMON

7、THLY为对冯支洋等人不应当定嫖宿幼女罪,而应当定强奸常引用某一理论观点作为证据。在理论与法条之间的罪,因为强奸罪重于嫖宿幼女罪。甚至个别律师也主灵活跳跃,完全是一种为我所用的态度。问题在于:在张定强奸罪。该案几经波折,于2009年7月24日作刑法解释学的语境中,法律永远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出了终审判决,认定被告人冯支洋等人构成嫖宿幼女理论去阐述法条。而在刑法法理学的语境中,法理是罪。在判决之后,我就该判决撰写了一篇2000余字的优先的,是法条存在的根据,因而可以评判法条。如果短文从法理角度进行了阐述,意在疏导民意。我是从这两种语境错位,则只能使刑

8、法法理学与刑法解释学[3]立法论与司法论相区别的角度切入的,因为社会公众两败俱伤。并不关注法律是怎么规定的,而只是用自己朴素的感法教义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