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副词_格外_来源及其发展

程度副词_格外_来源及其发展

ID:38279374

大小:95.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程度副词_格外_来源及其发展_第1页
程度副词_格外_来源及其发展_第2页
程度副词_格外_来源及其发展_第3页
程度副词_格外_来源及其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程度副词_格外_来源及其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笊语文博览词语溯源程度副词“格外”来源及其发展笊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杨遗旗叶琳大多数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和现代汉语虚词释(2)旧格新减,尚未议登,格外加倍,将以何术?例都收录并分析了程度副词“格外”。北京大学中文皇慈恤隐,振廪蠲调,而元懿幸灾搉利,重增困瘼,系1955、1997级语言班(1982):“格外,表示程度高,人而不仁,古今共疾。(南朝《南齐书·卷四六·顾宪说明

2、事物的情状或人物心理状态变得超乎一般情之传》)况,比平常更进了一层,含有‘更加’的意思。前面不(3)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能加否定副词‘不’‘没有’等。”景士俊(1980)、王自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南朝《南强(1984)的观点和上述观点基本一致。吕叔湘齐书·卷三三·列传第一四·张绪传》)(2000)则指出:“格外,表示程度超过一般。”并且描(4)浦阳南北津及柳浦四埭,乞为官领摄,一年写了“格外”的三种组合:a)格外(地)+形/动;b)格格外长四百许万。(南朝《南齐书·卷四六·列传第

3、二外+不+形/动;c)格外修饰带“得(不)”的动结式或七·顾宪之传》)动趋式动词。但是几乎所有的古代汉语虚词研究专上述4例中的“格外”,均为表示范围的方位短著都没有收录“格外”一词。那么“格外”今天的面貌语,意为“标准之外”。(2)句最为明显,“旧格”、“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追溯程外”中的“格”意义指向完全一致,意为“赈灾标准”,度副词“格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希望能对近代汉证明“格外”是临时性短语。(2)、(4)两例中方位短语副词的研究有所裨益。语“格外”与动词组合,在句中作状语。作状语是副词

4、最为基本的语法功能。方位短语与副词都能与动一、南北朝至明朝的使用情况词组合充当状语的特点,使得方位短语存在向副词“格外”最初是“格”与“外”组合而成的方位短转变的可能。语。《汉语大词典》“格”的第16个义项为“法式;标但是,笔者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准;规格。”此义最早见于先秦。《礼记·缁衣》:“言有发的“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和《四库全书》电子版检物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索隋至明代的文献,发现在清代以前的文献中,郑玄注:“格,旧法也。”孙希旦集解:“有格则无踰“格外”使用的频率极低,分布也

5、极不均衡。“格外”矩之行。”《后汉书·傅燮传》:“朝廷重其方格。”李一词在向副词转变过程中显得十分艰难。笔者对贤注:“格,犹标准也。”现代汉语“合格”、“规格”中“格外”一词在清以前各朝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作了的“格”的语素义即为“标准”。“法式、标准、规格”进统计。一步引申出义项“条例、制度”。古出现修饰修饰动词修饰形容词动词介词用作朝代代汉语中的短语“格外”即为“标准次数名词奖惩心理活动其他单音节双音节短语宾语体词之外”、“规格之外”、“制度之外”之唐532类的意思。通常的情形都是符合标宋412535322准、规格

6、、法式、制度的,因此短语金元51112“格外”本身就蕴涵了“不同一般”、明1472212“非同寻常”这样的程度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格外”便可以转化为程度副词。在唐代文献中,“格外”只出现5次:“格外”最早见于南朝的《南齐书》,有4例。(5)上曰:“此已格外酬赏,何用追论”弼曰:“平(1)被报格外十条,并蒙停寝。(南朝《南齐书·陈之日,诸公议不许臣行。推心为国,已蒙格外重卷四六·顾宪之传》)赏,今还格外望活。”(初唐《北史·卷六八·列传第2009/09(学术综合版)-89-五六·贺若敦》)与“生前”、“花中”相

7、对,可能会被理解为方位短语,(6)格外缀清诗,诗名独得知。(晚唐·尚颜《寄但是实际意义已经十分模糊。其余6例中,“格外”均方干处士》)用于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可以用程度副词(7)天下百姓皆湏嫁娶以时,勿使外有旷夫,内“十分”、“特别”替换。《汉语大词典》“格外”的第2义有寡女,战亡人格外赠勲两转。《大唐诏令集·卷四》项“特别,异乎寻常”,即以(8)为古汉语例证。“格外”与奖惩类动词搭配有3例。因为奖惩必看来,早在北宋,已经有个别作家有意识地将须以相关规定为标准,超过标准就是“格外”奖惩,“格外”用作副词了。但是

8、并没有形成强大了类推力所以“格外”的意义指向仍较为明确,即“规定之量,“格外”用作实词仍为常态。即使是到了南宋,外”或“标准之外”。“格外望活”在句中使用了拈连“格外”用作副词也仅仅见于极少数作家的诗词,还辞格,当中的“格外”与前面“格外重赏”中的“格外”没有进入基本词汇中。同义。“格外缀清诗”中的“格外”可以理解为“世金元时期,“格外”向副词虚化的路径几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