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模式

ID:38284658

大小:177.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2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模式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模式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模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肖海摘要: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如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之永续传承刻不容缓。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探索之中。在知识产权保护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选择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地理标志保护是最佳选择。地(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理标志除具有一般商标的区别来源、保证品质、保护商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多样,但法律是力度最大的保不要求新颖性和创造性、保护期可以无限期等的适宜非物护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科技、文化、教育、法律质文化遗产保

2、护的优点外,地理标志的地域性、群体性与等多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保护,才能求得最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同,地理标志保护具有的优点正好可以效果。而这其中,法律保护手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用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最后一道屏障,不能缺失。法律具有强制性,违法要受到法律护有商标保护模式和专门法保护模式,只要利用现行的地制裁,犯罪的要受到刑事处罚,法律的效力位阶高,震慑力大,理标志保护制度,对其保护范围扩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域就可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的申请人应为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保护是理想的选择。在现挂靠政府部门的协会或其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有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府部门和法律体系中,文物部志保护不得影响在先权利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门和文物法律体系重保存,文化部门和文化法律体系重整理应允许非商业合理使用。和演示,旅游部门和旅游法律体系重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商标;知的保存、整理和演示、开发都很重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适宜于农业文明时代的土壤,现在已经是工识产权业文明时代了,土壤已发生变化,而且是大

4、势所趋和不可阻挡中图分类号:D923.43文献标识码:A的变化,要想长久保护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有新的思文章编号:1001-490X(2008)2-053-03路。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非物质文作者: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知识产化遗产非常丰富,国家正在投入并将更多投入资金来进行保权研究所所长;江西,南昌,330013护,但仅靠国家大规模长期投入大量资金保护既不现实,也不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计划项目(20061C0700200)、江可能,比较现实的保护方式是少数由国家巨资投入保护,多数西

5、省社会规划项目(05SH346)在开发利用中保护。由于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可以有效地对智力成果和经营信誉进行保护,知识产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提供了理想的选择。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不管是专门立法中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章节来保护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文化遗产,还是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重新解释或进行改造保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知识产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理想的选择。非物质文化

6、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知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识产品,是其传统的智力劳动的成果产物;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制度是现代制度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现代社会保护知识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成果的主要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知识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与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共性。非物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都

7、具有无形性,地域性、可复制性等,[1]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对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进行重新解释、重新修订,或者在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或面临消亡的危险。如纳西族立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设置专门懂东巴经的歌手,在几年前有6位,2001年剩下3位,2007年的知识产权章节,都可以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知只有1位了。纳西古乐、蒙古长调以及各民族民间的织锦、服识产权法律制度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可行的。饰、印染工艺,风筝、彩灯、皮影戏、年画、谚语、歌谣、故事等都(二)非物质文

8、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最佳模式选择———在逐渐衰退或消失,民间文化典型器物也流失海外,不少民间地理标志保护模式[2]技艺缺乏有效传承。文化的力量在于血脉的延续,加强对非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利用现有的著53作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优势是体现在保护非物质文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