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游记:西塞山怀古

插图游记:西塞山怀古

ID:38285588

大小:953.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插图游记:西塞山怀古_第1页
插图游记:西塞山怀古_第2页
插图游记:西塞山怀古_第3页
插图游记:西塞山怀古_第4页
资源描述:

《插图游记:西塞山怀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塞山怀古叶平“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代诗人张志和即兴填写的这首古词名篇《渔歌子》,正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隽永的水乡画卷,被人们反复吟诵而历久不衰。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小学时代背诵过的东西,很长时间都不会忘却。伴随着“白鹭”、“桃花”和“鳜鱼”,“西塞山”早已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记忆深处,似乎永远也挥之不去。西塞山其实就在我们湖北——近年来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去的黄石市,离武汉仅一个小时的车程。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一直没有想到要去看看。终于等到了这个双休日,前往造访的又恰好是黄石市西塞山区的学校,才有了机会登上这座铭刻在记忆深处的历史

2、名山。准确地讲,西塞山其实不能称为“山”,它的海拔仅176.5米,以登山者的目光看,一个小土坡而已。然而,因为它突兀挺立在长江边,临江一面为悬崖绝壁,构成了一道过往商船必经的险隘关口,自古以来,就以“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扼守天险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于一身。如果你在春天登西塞,且不说“桃花流水”,就连青山叠翠也会给人赏心悦目的快感和愉悦。可是,冬天来观同一景致,即使在阳光灿烂的正午,枯黄的草木也只会增加几许苍凉,给我们的西塞之行添了更多的历史厚重感。登山的必经之路,蜿蜒曲折。不知道为什么,双休日出游,这座声名遐迩的古名山也几乎没有游人,杂草丛生,树木凌乱,一派萧瑟景象。即便如此,留影还

3、是必需的“功课”。毕竟,“西塞山前白鹭飞……”这历史名篇名句,直到今天依然再一次被我国语文新课程标准列入了小学生“必背的七十首”古代诗词,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鄂教版,还是其他的什么教版,都无一例外地收入到必修课文之内。时值初冬,估计“白鹭”今天是无缘看到了。但是,我们还是发现了西塞山一处最美的景点——白鹭栖息地,由于成千上万的白鹭云集,遮天蔽日,鸟粪日日堆砌,竟然把岩石和树木都染成了一遍雪白,形成了被称作“西塞残雪”的自然奇观。站在“残雪”前,闭上双眼,想象一下张志和的诗境:在美丽的西塞山前,成群的白鹭翱翔蓝天。江畔粉红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清晰可见;一位耄耋老者头戴

4、青箬笠,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里静静地垂钓,乐而忘归……我留下的这幅照片,或许可以提供给语文课作为教学投影。我也请教过一些小学老师,当她们讲到“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档口,还能够继续吗?今天的学生还能够细细品味出作者当年写作的心境吗?怎么才可能让今天无忧无虑、今后要去商场拼搏的孩子们领悟“贬谪”、“致仕”和看破官场的苦涩,体会“遁世不还”、“回归田园”的忘乎所以呢?到此为止吧,毕竟,美的感受才是古往今来人们的永恒的共鸣与心声。让西塞山出名的,主要还不是张志和与《渔歌子》。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扼守长江中游,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有历史记载的大小战事就有百余次。三国时期,东吴孙策为报杀父之仇发兵攻黄祖,

5、在西塞山激战获胜。其弟孙权也曾三次征伐黄祖,使西塞山狼烟不断。其后,西晋倾举国之兵分道伐吴,浮江东下,吴人设置“铁锁横江”重点把守,晋军激战西塞山后一举灭了吴国,三国分立的局面终告结束。元朝期间,农民起义军首领徐寿辉设重兵扎寨西塞山,后被卜颜铁木儿歼灭。到了明末,李自成取南京途中“兵败富池口”,后经西塞山转战鄂南。清咸丰三年,洪秀全率太平军弃武昌东下,在西塞山战胜清军,东进南京建都。之后,太平军又与清军争夺武汉,在西塞山展开过恶战。西塞山怀古,古战场才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关注的焦点。李白、刘禹锡、韦应物、陆游、苏轼、黄庭坚等唐宋大家,都在此留下了佳句。山顶上陈列着仿造的几门古炮,依稀再现了这

6、个军事要塞的千年雄姿。为了后人的怀古,西塞山北峰山巅建造了一座秀美的仿古亭,取名“北望亭”,此处可俯视江涛奔腾东去,眺望江北散花洲和策湖的碧绿万倾。站在北望亭上,看悠悠江水;一叶扁舟,点缀在碧波万倾之中,泛起层层涟漪。此情此景,不能不引出思古之幽情,默默吟诵着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神来之笔:“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啊,孙坚、孙策、孙权开创的“金陵王气”,在晋军将领王浚沿江东下的浩荡水军面前黯然失色,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吴国基业一朝化为乌有,“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

7、面对寥廓江天,不由得发出“人世几回伤往事”的感叹,沧海桑田,河山依旧,惟有“芦荻”迎着萧萧秋风轻轻摇动。只有站在北望亭上,才知道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时的心境,果然不负“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的赞誉。然而,此时的我们,在北望亭翘首西望黄石,全城都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烟雾中。不知是因工业污染造成能见度不高,还是我只带了卡片相机分辨率差的原因,正午逆光下的“黄石”,居然被我拍成了“黄昏”。码头江边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