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ID:38294054

大小:1.34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6-07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_第1页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_第2页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_第3页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_第4页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属经熔炼浇注成铸锭以后,通常要进行各种塑性加工,如轧制、挤压、冷拔、锻压、冲压等,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型材、板材、管材或线材,以及零件毛坯或零件。主要内容:4.1金属及合金的(冷)塑性变形4.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3金属与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4.4金属的热加工4.5固态金属中的扩散第四章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4.1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4.1.1应力应变曲线和力学性能指标一、强度strength概念: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通过拉伸试验测得大小。强度判据:屈服点(屈服强

2、度s)、抗拉强度b试样按GB6397—86制分长试样L0=10d0短试样L0=5d0L0LKd0拉断前试样拉断后试样FF弹性阶段弹性极限P屈服阶段屈服极限S强化阶段强度极限B颈缩阶段4.1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屈服点概念: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用符号:s表示◆抗拉强度概念: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用符号:b表示注:s、b是设计与选材的重要依据另:e表示弹性极限。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4.1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二、塑性plasticity概念: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

3、坏的能力。判据:断后伸长率、断后断面收缩率◆断后伸长率概念:试样断后标准的伸长量与标准的百分比。其中:Lk—断后试样长度Lo—试样原始长度◆断后断面收缩率概念:断后截面处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截面面积百分比。说明:伸长率和收缩率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用表示塑性大小。、Ψ越大,材料的塑性越好。通常认为<5%脆性材料。4.1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4.1.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单晶体的塑变的主要形式滑移  孪晶4.1.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产生

4、相对位移,且不破坏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律性的塑变方式。滑移线和滑移带4.1.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密排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密排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滑移系越多,晶体塑性越好。4.1.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滑移时晶体的转动和旋转拉伸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趋于平行于力轴方向压缩时,滑移面逐渐趋于垂直于压力轴线。4.1.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滑移是由位错运动造成的(滑移位错机制)4.1.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孪晶: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晶面)和一定的晶相(孪生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做均匀的切变所产

5、生的变形。4.1.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4.1.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1.孪生:均匀切变;滑移:塑性变形是不均勺的。2.孪生:各晶面移动量与其离孪晶面距离成正比,相邻晶团相对移动距离通常只是原子间距的几分之一;滑移:变形时,滑移距离则是原于间距的整倍数。3.孪生:晶体变形部分的位向发生变化,并且孪晶面与未变形部分对称;滑移:晶体位向并不发生变化。4.孪生和滑移一样并不改变晶体的点阵类型。5.孪生临界分切应力值大,因此,只在很难滑移的条件下,晶体才发生孪生。滑移系少的密排六方金属,常以孪生方式变形。孪生与滑移的对比孪生变形产生的塑

6、性变形量一般不超过10%,但是孪生使晶体位向变化,从而引起滑移系取向变化,能促进滑移的发生。往往孪生与滑移交替发生,即可获得较大的塑性变形量。4.1.2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1.与单晶体塑变的异同同:都主要依靠滑移异:存在不同时性,需相互协调2.塑变过程:软取向的晶粒先滑移→晶界处位错塞积→产生应力集中→相邻晶粒滑移∴滑移系数目多越有利塑变3.晶粒细化:→强度↑,且塑韧性↑4.1.3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4.1.3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晶粒越细,强度越高晶粒越细,强度越高(细晶强化:由下列霍尔-配奇公式可知)s=0+kd-1/2原

7、因:晶粒越细,晶界越多,位错运动的阻力越大晶粒越细,塑韧性提高晶粒越多,变形协调性均匀性提高:高塑性。细晶粒材料中,应力集中小,裂纹不易萌生;晶界多,裂纹不易传播,(不知道往哪里走),表现出高韧性。4.1.3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一、单相固溶体的塑性变形1固溶体的结构:?2固溶强化(1)固溶强化:固溶体材料随溶质含量提高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晶格畸变,阻碍位错运动;(2)强化机制气团(缺陷之间的反应或缠结)。4.1.4合金的塑性变形4.1.4合金的塑性变形二、两相合金的塑性变形1结构:基体+第二相。2性能:(1)

8、两相性能接近:按强度分数相加计算。(2)软基体+硬第二相第二相网状分布于晶界(eg:二次渗碳体);两相呈层片状分布(珠光体);第二相呈颗粒状分布(三次渗碳体)(弥散强化)。4.1.4合金的塑性变形返回4.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